的笑意,“送各位夫人和小姐们的小礼中就有香胰子,夫人和小姐们先回去试试,觉得不错再买。”
见她这样说,楚安氏到有点不好意思了,将香胰子给了旁边的夫人,“东家做生意倒是让人舒服,东家姓什么?我姓安,夫家姓楚,东家要是不介意喊我楚姐就好了,日后有时间我们一起赏花。”
她今年三十岁,瞧苏槿的模样应该是十六七,喊一声楚姐不为过。
柳刘氏明白她这是想跟苏槿结交了,这种很容易成为铺子的回头客,,想到这里她看向苏槿,眼里闪过一丝赞赏。
这丫头说话做事确实有一套,关键是不会让人感觉丝毫的刻意。
苏槿大方的点头,“楚姐喊我小槿就是了,我姓苏,夫家姓祁,刚来县城还不太熟悉,时候得麻烦楚姐多带带我。”
她神情自然,丝毫没有因此过度掐媚,做生意本就是平等,一人所需,一人所卖,不存在求人买一说。
不过该有的态度必须要做到。
她如此爽快,楚安氏也爽快了,大方道:“麻烦什么,日后小槿不嫌楚姐麻烦就好。”
……
一群人从这边香水区逛到另一边的衣裳区,女子买衣裳是天性,十几个人挑选衣裳,去了里间试了样衣,确定要买后,柳刘氏就去里间拿了崭新的衣裳。
她用苏槿专门设计的布袋装好,依次递给了他们。
等结账时,十几人的费用一共是一百八十两银子,柳刘氏和李荷都砸了砸舌,要是搁在别家,两人怕是要说一句咳咳奸商。
苏槿不知道两人所想,要是知道,怕是哭笑不得。
为商之道本就是一个奸字,有奸才钱,不过是看以什么“奸”法。
估计这些夫人平日大手大脚惯了,加上苏槿给她们打了折、送了礼,竟然觉得占了便宜,同苏槿道了谢。
送走了她们,苏槿开始提笔记账,一会儿后,她抬头看向柳刘氏道:“柳婶婶衣裳一共是五十八两,我先记着,晚些一起给婶子。”
要是次次结算有些麻烦。
“不急,晚些婶子想跟槿儿重新说一下分成的事。”柳刘氏摆了摆手。
如今铺子、图纸这些都是苏槿出的,她只是出布和工人,就算是两人各分一半,也占了苏槿不少的便宜。
这丫头有心帮她,她也不会不懂回报。
苏槿哪会不明白她的意思,假装生气道:“之前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是婶子要改,那小槿就就不认柳婶子了。”后面一句话虽是说笑,却夹着一丝认真。
“小槿”
柳刘氏话没说完,苏槿就打断了她的话,又道:“柳婶婶跟我可别皮薄,当初我在柳婶婶面前,脸皮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