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第四百八十八章 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生意

第四百八十八章 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生意(2 / 3)

经历不丰富者。越是在课外经历方面表现优秀的人,其家庭年收入越高!”

“他们的家庭收入本就很高了,此时再把有限的奖学金资源给他们。那对于相对贫困,相对更需要这笔奖学金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公平?领导力表现固然重要,可我们是一所学术研究型大学,学术能力不能因其是基础,就变得不重要。”

“我希望能在就任主席期间,推动奖学金改革。在对奖学金申请审核时,更多注重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让那些真正需要这笔钱帮助,以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能够得到它!”

“想法不错,也有道理。但我个人觉得,这件事,现在不是一个推动的好时机。”

卡特捞了捞头,已经没有太多耐心听这人继续讲述自己的“执政”纲领了。

这人难道看不清形势吗?!

推动以实际需求为主的奖学金发放模式,这固然很公平,也很好!甚至卡特知道在未来,有部分美国高校实行的就是Need-blind奖学金模式。

该模式就是那种,不看家境,只看你的申请是否优秀,就决定录取与否。至于录取上了以后,如果申请者无力承担费用,学校会走Need-blind奖学金替你支付,不需要你再去银行申请助学贷款。这一笔奖学金,也不需要偿还。同时,也不需要像申请助学金那样,填写SSS或者NAIS助学金申请表什么的

这个制度很好,可再好的制度,也要有得以成型的土壤啊!

Need-blind奖学金,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钱!

钱从哪里来?

要么学校有钱,比如校园捐助多,比如校企合作收益大;要么支持该学校的社会团队多,赞助多

雅文吧

在这个耶鲁正穷的阶段,你提出搞Need-blind奖学金改革,这不是无米之炊吗?!

说实话,卡特倒是挺支持耶鲁目前在录取申请者时,比较重视传承因素这一做法的!

原因很简单,这么干,有钱!

学生,或学生家庭本身是有钱,这没错。可同样档次的学校,一所还给你钱,一所不给,大部分人会选谁?

富人一共就那么多,少一个就亏一个。花这样一些钱,先把人骗进来。接着等他毕业以后,这群人的收入,普遍也会比一般人更强吧?

按照美国高校的校园捐助传统,他们能回馈给学校的赞助也更多!固定赞助高不说,这些人的关系网,社会地位也比较高。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从耶鲁毕业以后,还能变相在社会上提高耶鲁的公众知名度呢?

假设,某一地区的富人群体,大多都是耶鲁毕业。那当地许多人,恐怕都会以耶鲁为目标,这又是更多的生源,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