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呢?!
庞大的人流,车流,一度让动物园的停车场车位变得非常紧张。从车牌上看,除了附近马里兰州的人来得比较多外,南北卡、宾夕法尼亚、佛吉尼亚,南边的佐治亚、密西西比,甚至西北部的华盛顿州都有人不远万里跑来了这里
当然,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那特殊的佛罗里达车辆:车前不用挂车牌
北方美国人与南方美国人,很难得的在这里体现出了一致性。如友好交流的一致性,如入园后直奔亚洲区,熊猫馆的目的一致性
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卡特难得地体验到了久违的那种,前世在黄金周假期去旅游的感觉。珍奇动物能看到多少不好说,但各种各样神奇的后脑勺,那是见了个十足十
这糟心的游览体验,差点让卡特和查尔斯一块EMO起来。
“天呐,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大熊猫?!”
老外们喜欢大熊猫,甚至为熊猫狂热。这本是一件令卡特感到开心的事情,可身在其中时,卡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哈哈哈,因为黑代表非洲,白代表欧洲,可它是亚裔!这个圆滚滚的小家伙,简直就是世界的宝贝!天赐的宠儿!”
“太对了,伙计!而且,这个生物很奇怪!无论外界有什么事,他们都能心态平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和其他那种有一点惊吓就怕得不行的动物完全不同。没事来看看熊猫,我感觉工作带来的压力都变小了!”
应该是听见了卡特的吐槽,身边两个陌生的大胡子老外,立马笑呵呵地接起了卡特的话题。说话间,其中一人甚至不忘了咬一口随身带着的热狗
这种简单粗暴的作风,显然是个死·红脖
不过抛开这些杂谈,感受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流,卡特的脑海里也不禁冒出一个名词:熊猫经济!
关于中国熊猫外交的杂谈趣闻,卡特听说过不少。比如曾经英国为了从中国得到大熊猫,但又放不下带英的脸皮,于是乎,非常闷骚地先整了五只英国的珍惜动物麋鹿,强行塞给中国。内心寻思: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怎么也得给咱们回回礼吧?
然后中国笑嘻嘻地回赠了两只大鲵
带英懵逼的同时,倒也不遗憾。毕竟开盲盒这种事,总不能指望一发入魂不是?于是,带英又咬牙送了两批麋鹿。换来两只扬子鳄和两只鸳鸯
正当带英打算第四次组织麋鹿飘洋过海,继续开盲盒时,1959年中国发布了《关于我国珍贵动物出口问题的规定》,其中一类珍惜保护动物就多达四十多种。
带英沉默的同时,忍不住给中国点了个赞,并表示很淦
脸皮再厚,也不能送尼玛四十多次无辜的小麋鹿吧?!
包括曾经听说,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