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算是中国人的通病了。对中国人来说,很少会去直言不讳的夸赞对方,这和美国人的作风完全不同。
北美的夸奖文化,无疑是很浮夸的。欧洲,相对内敛不少,但最内敛的,或许就是中国了
在中国,对一件事评价“还行”,往往意味着“不错”;而“不错”,通常就是“非常棒”的意思。至于“非常棒”,抱歉,在中国一般没人这么说
而在美国,甚至在欧洲,“还行”表达的意思往往是
差劲到没法看!!
这种长期养成的习惯,或者说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惯上的融入不同,卡特自认为自己这辈子是别想做到真·老美的那种张口就来了
所以,那位阿兰哥的玩法,自己肯定学不来,而且,自己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把精力全花在ht上。
“也不必非得夸奖,我认为那更多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引导。阿兰将自己的澹然、积极面传递给他所接触的每一个员工,潜移默化地带动着公司氛围的改变。”
笑着宽慰了卡特一句,巴特利特两人也差不多吃完了自己盘中的食物。出于礼貌,他继续问了一句:
“还有其他问题吗?这不是一个短期能够见效的事情,不过你有一个平台可以把所学到的理论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可太令人羡慕了。如果我们当初也能有这样的平台,哈,说不定”
“别的问题就更加细化了,而且,毕竟是我的企业的问题,这不属于课堂。白用二位的知识成果,也令我于心不安”
话题聊到这里,卡特已经感受到了两人的去意。想要开口招揽的话,想了想后,又憋了回去
正式招揽,卡特觉得还是正式一点比较好!
简单的道别后,天色渐渐变得昏沉起来。想到第二天还要去oldcampus进行自己的竞选演讲,卡特也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哈佛一日游,匆匆赶回纽黑文
“情况怎么样?”
“还不错,晚上吃饭的时候聊了聊一些偏向理论方面的问题。”
放下包,穿上外套。卡特随口问道:
“演讲稿准备好了吗?”
“上午你刚走,西利欧就送来了,现在在你桌上呢!你是不是没听明白我的问题,谁关心理论啊,我是说,他们同意跟你干了吗?”
在卡特的大名响彻耶鲁每个角落的当下,瑞克对竞选的结果,早已不再那么关注。注意力,完全不在演讲稿上
“我还没开口,毕竟第一次见面就说挖角,多少有点不尊重人了。不过,我感觉问题不大!我应该能挖动!”
“哦?这么自信啊?哈佛的教授,待遇可比我们耶鲁好得多。”
“钱的方面,问题倒是不大。再怎么说,我的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