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的规矩,就有这么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你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错误的。如果你要是信了,你的人生就被束缚了。你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触犯了周礼的规定。
孔子通过观察闵世恭的举止,布置房间的行为看出来了:这个闵世恭!不是迂腐,在不知所措的摆放行李。而是!在向他传输一个信息:他懂得周礼。
只有真正懂得周礼的人,才活得这么畏首畏尾!
也就是说!闵世恭不是书呆子,呆到不会摆放行李了。而是!他在教学!他在告诉孔子:我懂得周礼!你要是学习周礼的话?你拜我为师!我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
乐歌喜欢装比、装傻子,自得其乐。而他!闵世恭!是个装书呆子的高手!
你要是以为他是书呆子而欺负他,你就不是正常人!说明你看待事物并不透彻。
你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你就不配做他闵世恭的学生!
睡下来的孔子,才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而乐歌、亓官氏、狼妹、颜路等人,并没有看清闵世恭的真正用意。他们以为:闵世恭迂腐、书呆子,不可救药!
明白过来的孔子,吓出一身冷汗!
还好!他没有不耐烦!
当时他要显示出不耐烦了,可能闵世恭就看不起他了。不!对他的看法就不一样了。这样地人,就不是他闵世恭要带的学生。他的衣钵传承,就无法传承给你!
你没有那个资质,他就算和盘托出,你也无法接受、吸收!
其实!当时的孔子跟乐歌、亓官氏、狼妹等人一样,认为闵世恭是书呆子。只是!人是他请来的,他不能表露出来!
人家还没有正式加盟你的学堂,你要是对他不尊重,人家会不干的。大不了!人家再换一家,再找。
就跟大学生应聘一样,这个单位不好劳资还可以换!是不是?
此地不留爷,还有留爷处!是不是?
第二天!孔子早早地就起来了,作拜师的准备。
此拜师跟彼拜师是不一样的!
以前拜师,是娘亲带你去学堂,给先生磕个头,就算是拜师了。其实!算你入学了,成为学堂的真正学生。
现在的拜师!是个人行为。是弟子拜师父。说白了!是想接受师父的衣钵传承。希望师父把他毕生本事都教给你!
古代去公办学堂念书,是要集体举办入学仪式的,很隆重!而且!还要写报表,上报上级领导进行备案。
古代(周朝)人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长记住,才有那种成为学生的感觉,以后读书才会认真,把读书当回事。就跟举办成人礼一样,你才觉得自己成年了。
吃过早饭,孔子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