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887章 学而篇只是抛砖引玉

第887章 学而篇只是抛砖引玉(2 / 3)

!我记得当初跟你谈的时候,很费劲的!”

曾参听了,当场把头低下。说道:“惭愧!正是因为如此,我在编排《论语》的时候,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我自叹弗如!乐伯伯!”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好!你曾参能够承认你不如有子,好!说明你有进步的余地、机会!好!”

有子提及的“先王之道”,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可见!有子不简单!

当然!曾参编排《论语》能够把有子的这段话编排进去,也很不简单。最起码说明:曾参也懂这些。或者!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和是社会安定的根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是社会安定的根本,礼是制约矛盾激化的方法!

说完“和”,有子又开始说“信”和“恭”。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义是指道义,标准、准则。对于有义的人、事,我们就对他讲信用。讲信用不是对任何人都讲信用的。义是讲信用的根本标准。所以说,只有符合于义的话我们才能去实行;恭敬人、事必须要符合于礼。对于没有礼的人、事,我们不必去恭敬。礼是恭敬的根本标准!我们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不被耻辱,才能远离耻辱;我们远离那些不讲“义”、“礼”的人、事。与讲“义”、“礼”的人、事交往,凡事都有标准,为人处事都有标准。这就是标准!”

“这是有子说的?”

“这是有子说的!”曾参应道。

“你和你先生听了,都不高兴吧?当时?呵呵呵!”乐歌笑道。

曾参又不好意思起来,小声地、惭愧地说道:“是!”

“那你先生是怎么说的呢?”乐歌追问道。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乐歌继续追问。

“先生说:君子在饮食上面,不追求饱足、丰盛。在居住上,不追求舒适。但是!在工作上却勤劳敏捷,在说话方面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你先生没有具体指责有子啊!”乐歌道。

“是的!”曾参应道:“先生只是说!君子应该淡泊,不要过于激烈,不要过分表露自己。在工作上要积极好学,在享受上面不要有过分要求。”

“你先生的意思是:有子的话过于激烈了?”

曾参点了一下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