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926章 讲的是仁爱之心

第926章 讲的是仁爱之心(2 / 3)

“乐伯伯!”曾参应和了一声,没有具体应答内容。

“往下读!”

“先生讲:仁德之心是根本!只有有一颗仁德之心,才能不违背仁!”

“嗯!好!”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什么意思?”乐歌问。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从事管理国家政事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会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子贡)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从事管理国家政事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会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从事管理国家政事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会有什么困难呢?”

“哈哈哈!”乐歌听了,大笑道:“你先生一点也不谦虚啊!好像他的学生都很能似的!哈哈哈!”

“乐伯伯!”曾参很不满地应了一声。

季康子继其父为鲁国正卿,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因此!孔子有机会与季康子在一起。于是!孔子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季氏派人来请先生的学生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我是不会去给这种人做事的。如果他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齐国)去了。”

“什么意思?”乐歌不解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闵子骞不去做官是为了不与不懂礼、仁的人为伍!也认为季氏不可教化!”

季氏:即鲁国季孙氏,庄公季弟季友的后代。《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闵世恭的儿子。闵世恭,孔子的老师。

“好!再往下读!”乐歌满意地点点头。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冉伯牛病了,先生前去探望他,询问病情。他握着伯牛的手,通过窗户照进来的光,仔细地查看着。说:难道这病就没有救了吗?这是命啊!这么有德行的人竟会得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