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看看,世子现在究竟是何模样!
……
在吕问贤上禀岐山异动之时,徐子先也是离了别院,身边是李仪和秦东阳两人陪同,三人俱是穿着官袍出门,十分的慎重。
徐子先穿着的是四品红袍,腰系银带,有银鱼袋系于其上,也是四品以上官员才有的佩饰。再将四品纯色红袍一穿,头戴软脚幞头,脚踩官靴,他的身量高大,面容白皙,穿上这一身之后,汉官威仪尽显。
这一身穿着,不提小妹,秀娘等人看了十分欢喜,别院中的浆洗妇人都得多看几眼。
近来别院中洒扫的人明显增多,园丁,菜农,也多起来了。
李仪亲自提调,六个庄头很得力,最关键的是孔和查出了所有的隐户,另有几个上次考核通过的秀才当帮手,将官庄四周分户划区,轮流上值,轮到服役的,大半继续被安排在附近几个镇去服役,所得收入,可以刨去伙食费用,算是一项德政。
此前李诚在时,各家各户都要替他服役,而且多半不止四十天,且还不管伙食,李诚和附近商行谈妥了价格,商家是直接将钱付给李诚,连伙食也不去管。
就是说服役的人,不仅要卖力气赚钱,还得自己赔伙食钱。
就算这样,也是人人乐意,因为本朝赋税太重,四十天侯府力役就在附近几个镇子,而官府的力役就难说了,保不齐会到岐州去修军寨,也可能到急递铺去送信,往广州跑一趟,来回可不止四十天,路上得个疫病什么的,死在外头就太不值得了。
徐子先也是感慨,怪不得李诚这个小角色被陈于泰看中,其对地方官庄的正户和隐户都是牢牢掌握在手中,也是掐住了众人的脉门。
一旦革除官庄庄户身份,那就是苦不堪言,所以无人敢得罪他。
这么一想,本朝赋税,可真是重的惊人,怪不得以地方之富,光是附近三十里内就有五六个居民近万或过万人的大镇,到处是商人,工场,百姓仍然过的相当窘迫。
从二门到大门处,几个管庄的庄头提调了二十来个工匠,正在将木门,窗子,木桩等处的霉烂处去除,再补好,涮漆,这样气象就与此前不同。
再看院墙四周,也有一些人在修补破烂地方,将枯死的花木移走,种上鲜活的。
几个庄头亲自在四周提调,大声吆喝人不要偷懒。
这些事当然花不了几个钱,虽然来的人不少是服过丁役的匠人,但到别院做三五天的活,也是无人敢说个不字。
徐子先当然不会落个骂名,交代下去,工钱照付,还供给饭菜吃食,此令一下,世子仁厚的名声,立刻传扬开来。
原本诛除李诚和陈于勇等人后,又有几十颗海盗的首级陈列在别院之外。
乡下人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