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魏王侯>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并两步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并两步(3 / 5)

说的有些难听,但确实是一种形式上的事实。

王朝建立,治世来临,人口滋生,土地不够承担过量的人口,制度崩坏,土地兼并,上层腐化,军队失去战力,然后大乱,或是异族入侵,比如五胡乱华或是蒙古入侵,然后是大规模的屠杀和奴役,或是内乱,沃野千里变废墟,人口损失过半甚至更多,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之后,损失的人口太多,人心思定,旧有的权贵已经被清洗的差不多,社会财富可以再重新分配,于是新的王朝又能够建立起来了。

治乱循环,所谓的多少个朝代,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无非就是在这个循环里打转转而已。

“所以我们不能慢慢的发展。”徐子先无视众人崩坏的脸庞,继续沉声道:“如果是几十年前,我们可以从容发展东藩,对外贸易,对内屯垦,三十年间,我们可以把东藩做到比福建路相差不多,过百万人口,千万贯收益,以侯府做到这样的事,朝廷定会封我为王爵,各位也可以衣着朱紫,人的一生际遇,到这样的地步也差不多了,何必追求更多?

“但是并不行,外有海盗,内有大片饥民流民,还有东虏威胁,加上天方和泰西各国,我大魏内外俱困,都面比起当年的蒙古入侵还要危险的多。”

“君侯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孔和忍不住道:“我看史书,蒙古入侵之时,北方二三千万的人口被杀的只剩下二三百万人,太祖与蒙古相峙,前后从南方移民数百万人,新建过百个州县,方以国力与之相抗,就算这样也是死伤百万军民方将蒙古驱出华夏,若非太祖横空出世,怕是华夏早就为北虏之奴了。”

“就算如此也不是太可怕。”徐子先微笑道:“北虏的文字都是东拼西凑,其是几十个草原部落集合,没有传承,也没有典章制度,连文字也没有,只有几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什么叫蛮夷,这就是蛮夷。用泰西人的表述来说这叫低等文明。而华夏,有典章制度,文字传承,有文明的核心,北虏和我们就是低等和高等,这不是歧视,人有高有矮,有聪明就有蠢的,强行以为人生而平等,这是胡扯。种族之间,也是有差距,有发展的快而好的,也有慢一些的,群体中会有强壮的,聪明的,也有蠢的。各族生于不同的地方,自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近海的,就擅长驾船喜欢冒险,在山里的,会擅长射猎,闭塞保守些。农耕的,会产生秩序和持续下去的文明,因为农耕的特点就是这样。北虏擅骑射,但他们是在塞外苦寒之地,生活很艰难,所以不会如我们这样叫子弟读书,明礼,上进,他们只是骑射而已,更不会有算学,商学,科学,更不会有诸子百家。所以就是有高等和低等。但我们和天方人,泰西人的较量就不同了,他们也有自己的诸子百家,也有算学,有法典,有文明,他们的文明不下于我们,甚至在某些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