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算什么,关键是两个女孩说了大量经典的对话。
比如两个女孩成为朋友后,问香江富家女为什么不嫁给那个追她的富豪,富家女说:“美丽是有保质期的,男人都喜欢18岁的小姑娘,所以有钱人喜欢采取租赁的方式,到期就换一个。”
“那富豪就没有真爱了?”
“当然有,不过你需要和他一起成长,所以啊,与其嫁给一个富豪,还不如培养出一个富豪。”
两人对婚前不和男友同居做了阐述:“没结婚他就能享受到婚后的一切待遇,那为什么还要结婚承担更多的责任?”
创业中对香江和大陆不同的服务水平高低进行了讨论。
“为什么国内的服务水平比香江差了这么多?”
“我以前也问过这个问题……”
“服务水平高低背后的核心是价格,问题的关键是你愿意为高水平的服务付出多少?
在东瀛打车,他们能够提供最好的服务,严格遵守各项交通规则,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检测,车内物品也经常要进行更换清洗,绝对不能有着一点污渍,不能有异味。但是打车的价格是香江的10倍。作为一个消费者,你愿意接受这样的服务吗?”
后面更是将价格因素引申开,质量的好坏也和价格紧密相连。
“商品质量的好坏和生产设备与技术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国内不同于德国的专业教育,他们大多数工程师只擅长某个专业。也不同于最开始那一辈东瀛人,一辈子基本和同一家企业绑定了,有大量的时间专研。
商品质量太差,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经营者的问题,用最低的价格采购原材料,用最低的工资雇佣工人,提出最严苛的要求,在最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这要是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优秀产品,那就会颠覆了整个世界的认知。”这好像不是电视中的原话,意思差不多,反正《破产姐妹》的很多观点好像颠覆常识,仔细思考又确实有道理。
这还是他收着,没有嘲讽东瀛的工匠精神,没有嘲讽“米国霸气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东瀛孩子夏令营徒步100公里,马桶水都能喝、盘子洗七遍、德国螺丝拧八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破产姐妹》的编剧过程中,弘毅不少人,包括匡睿思教授都给予了帮助。
85°C这个品牌真的才香江铜锣湾开业了,据说吸引了很多人到店体验,也不知道能不能发展起来。《破产姐妹》的讨论虽然多,但在香江的收视率也就一般。芒果台也播放了,也许是笑点不统一,所以收视率远远比不上又一次掀起东南亚收视狂潮的《浪漫满屋》。
寰亚影视偶像剧的成功,让众多的公司盯紧了日韩漫画的影视改编权,价格上涨不说,关键是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