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些怀才不遇、屡试不第者,连谈论这些的资格都没有。
闵峰出身农户,家中贫困,在朝中毫无根基。能得夏清看重,并收为关门弟子,这可真是三生有幸了。
李太行其实心里羡慕得紧,要是能靠上夏首辅,那他高升指日可待啊!
当年他投靠了靖王,却因未能给靖王办妥差事,让靖王对他十分不满。
最后那件差事不但没办妥,还让靖王丢了好大的脸面。
从此以后,靖王就对他就多有敷衍,不愿再为他筹谋了。
再说,如今靖王去了封地丰庆府,那就更是断了联络。
他已经有两年未与靖王一脉的官员有过书信往来,对方好似也想不起他这号人物了。
可是明年又是一个三年了,他想挪挪屁股,不愿再待在这应南府了。若是能去京城,那是再好不过。
当年一同参加会试的胡茂深,与他还是同年呢!
可人家现在已经是正二品的官职了,而自己还在正四品上打转,这让李太行怎能甘心?
他自认能力不缺,只是差些机遇罢了!
后来他不是没想过和胡茂深交好,让对方给自己铺铺路。但他看见胡茂深,硬是开不了口。
如今来了个闵峰,这不正是他巴结夏首辅的好时机吗?只要笼络住闵峰,还怕对方不给他在夏首辅面前美言几句?
说到同年,闵峰脸上的笑容不禁一僵。同年?他的同年很多,其中自然也包括顾诚玉。
他不足三年连升两级确实是个美谈,可和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顾诚玉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闵峰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面上重新扬起了笑脸,但心里已经对这个不懂眼色的李太行极为不满起来。
上首坐着的李太行望着闵峰面上一闪而过的尴尬之色,心里不禁暗自鄙夷。
知道对方这是想到了在朝中正如日中天的顾诚玉,不免觉得对方嫉妒心太重。不过,这也正是他的目的。
“李大人所言不差,闵侍读如此年轻就已经是六品官员,将来定能平步青云。”
随着闵峰留下来一起巡察江堤的,还有两位工部的郎中等,刚才说话的则是郎中芮世良。
他一开口,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皆表示闵峰年少有为,日后定能在朝堂大放光彩。
闵峰突然得到这么多官员的认可,心中自然有些个飘飘然了。
“诸位大人真是太过誉了,朝中如今声名大噪的顾少卿大人乃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三年之内连升五级,当是吾辈之楷模!下官比起他,差之远矣!”
闵峰虽然对顾诚玉极为看不上,但说句不违心之言,对方的能耐还是让他不得不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