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行走大宋> 第39章 细说祝融之因

第39章 细说祝融之因(2 / 4)

韩清听了之后,想了想就说随后就到。

等他到了影剧院,顾若兮走了过来和他商谈剧本,韩清给她弄了个《孟姜女》的故事,现在还在筹划阶段。

“中棠今日可是来查看影剧院排练?”顾若兮问道。

“是丁相公约我谈事。”

“丁相公约你谈事?来这里?”顾若兮惊奇地问道。

“其实若是谈事,本可以去政事堂或者他家里,只不过这老官儿主动要来这里,估计是来看你们这些仙子的。”

顾若兮听到韩清称呼丁谓为老官儿,就有些发笑。现如今人们称呼宫内的宦官为大官,若是称呼老官儿,那岂不是老宦官?

“中棠莫要为其他事所困扰,希望你有个好心情。”顾若兮话中有话的说道。

“谢谢。”

丁谓过了一会儿到了影剧院,韩清则是在大门口迎接进来领他上了包厢。

“好久没再来你这影剧院,据说最近又上了新的大戏。”丁谓笑呵呵地说道。

“丁相公忙于修建宫殿,定是忙得脱不开身,所以来我这影剧院的机会定是少了许多。”

“我此次前来是和你要商谈一下,能否把你那新颖的茅房营造在皇宫里。”丁谓看着舞台上排练的众人说道:“宫殿修建已经从你这里采够了大量的物品,这次是太子修建读书讲学的资善堂,刘皇后看中了影剧院的茅房,要把这茅房也修建到资善堂里。”

“说到修建宫殿,下官一直还曾未感谢丁相公。”

“谢我什么?”

“谢丁相公为我洗脱与那韩小姐(注②)的关系。”

“你本来就和那作死之人没任何关系,老夫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韩清在和丁谓的讲话里,提到了韩小姐和修建宫殿,这就涉及到四月份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火了。

这场大火被很多史学家称之为宋代最为昂贵的一场火灾。

事情要从大中祥符八年的四月说起。

北宋皇宫在建造时,因为旁边的邻居不愿搬迁,所以从建造布局一开始就是斜搭如积木的感觉。

在这斜搭积木群的东北角有一片居住区,这片居住区都是赵家的龙子龙孙居住,也就是皇子居住区。

东行南起第一位是雍王赵元份(太宗第四子)宅,第二位是相王赵元偓(太宗第六子)宅,第三位是南阳郡王宅。

北宋有多位南阳郡王,第一代南阳郡王赵惟吉此时已去世五年,而且他是太祖之孙,且在外任职多年,按理说不常住在宫中。

西行南起第一位是兖王赵元傑(太宗第五子)宅,第二位是曹王赵元偁(太宗第七子)宅。

赵元偁已于大中祥符七年去世,季芳华因此还伤感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