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掌握了这门绝技,透露与否就看他愿不愿意说了。
“你曾经托人带给我二哥的那钢弩,制作的确实霸道,我大哥曾经夸耀中棠小弟你的灵巧设计。”
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就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已经打通了回往大宋的通道,我这就与二位告辞了。”
“中棠小弟怎么能这么快就走?”
“我自去年十月出发,到现在一直未与家里人联系,现在能安然回到大宋,定是要先见见家人的。”
“中棠小弟莫要着急,此处离东京城不算甚远,八百里加急一天就到。”折惟忠拦着他说道:“我即刻书写奏报,咱们在这边关打了胜仗,收复两座城池,这等功劳定是要加急送往东京城的。小弟你来了府州,岂能不见见我大哥和三哥?”
韩清眼看着折惟忠确实是很真诚,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魏国强与众兵士开始清理战后的平化县,折惟忠带了韩清直奔府州而去。
北宋一代,对武将压制的极为严重,所谓“军人不入常”。此时的冠以姓氏的军队中,有杨家军,种家军,再有一个就是折家军。
种家军此时还未成气候,折家军却是已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折家既是北宋将门的知名代表,也是旧藩镇和蕃将中的有名世家。折氏出身党项族,五代时割据府州。宋初,折德扆听命,遂继续留用。折德扆死后,其家门长期承担镇守府州重任,以防御党项。其中折德扆长子御勋、次子御卿还获授节钺。
折家本来就不是汉人,是党项人,五代的时候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只不过百年来一直为大宋卫戍边疆,汉化已久。折家有自己的地盘,府州和麟州,有自己的私军,折家的家主是府州的实际控制者,由家族内定,可以说折家是一方独立的诸侯,听调不听宣,这在北宋时期抑制武将的时期算是独树一帜的家族。
朝廷也是把折家当做自己人来看,因为西北的防务还是需要折家来完成。折家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虽然算是一方诸侯,但是地盘也就那么大一块儿,玩不得驱狼吞虎或者合纵连横的把戏,只能是忠心耿耿的保卫着大宋。
折氏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注①)。尽管这一家族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但直到北宋朝廷仍然以“蕃官”视之,将官们也习称折氏统领的军队为“蕃兵”
折德扆的有两子一女,儿子分别是折御勋、折御卿、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刀令婆无佞侯折赛花佘赛花佘太君)。
折御勋有五子一女,分别为折惟正、折惟昌、折惟信、折惟忠、折惟质和折惟玥。
折惟昌在大中祥符七年病死,折惟正为此还写信给韩清告知。
他跟着折惟忠到了府州之后,老远就看见一座豪华气派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