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来了

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来了(3 / 4)

下,最后只能去借利滚利的阎王债来交税,那东西一借这辈子就别想翻身了,最后也就跟那些驴子一样,一辈子驮着货到死,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别说自己一辈子,就是儿孙一样一样,世世代代都跟牲口一样活着。”

张献忠说道。

他其实也读过几天书。

他爹虽说是个小商贩,但多多少少也还有点家底。

“那么两年前他们和你们一样。”

杨信说道。

说话间他走到河堤下,那里一群小孩正惊愕地看着他们,一看他走近立刻举起了红缨枪,杨信毫不在意地走过去,然后几个小孩真扎他,不过枪头只是在他的铁甲上划出一道道划痕,一个比较狡猾的还试图捅他脸,被杨信躲过后直接从牛背上拎过来。

“快去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们来了!”

那小孩挣扎着喊道。

然后杨信拎着他的牙牌在这家伙面前晃了晃……

“不用了,是锦衣卫!”

小孩立刻回头朝他的喽啰说道。

“锦衣卫就不用叫人了?”

杨信笑着说道。

这个小孩识字很正常。

其实这时候民兵区早就开始建设学堂,包括老师都是从北方调来的,杨信在天津的屯垦区早就普及乡村小学多年,而且书籍全是他编的,这两年总共派了五百多人南下,然后在这些民兵区的庄子设立学校。而忠勇军的主要将领其实全是他之前在无锡,横林等地的荡寇军和民兵,他们原本也是这样,所有民兵区只要建立,紧接着杨信就会派人办学校。

这些人对此自然是全力支持。

天启也知道这些,甚至他们的很多课本都是杨信和天启一起编写,对于同样厌恶那些儒家典籍,同样崇尚科学的皇帝陛下来说,很愿意让这些民兵的小孩也都学习他认为应该学习的。

毕竟他真得很讨厌那些典籍。

至于不能考科举……

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昭义市有一堆岗位等着这些学生,甚至杨信在北方最早培养出的学生,很多因为更懂实用技术,都被九千岁要去帮忙,比如他的水泥厂和各地的桥梁建设,很多都是杨信培养出来的人,杨家最早的那些佃户都已经跟着他快六年了,这些人早就培养成材了。

“庄头说了,咱们是皇民,锦衣卫是皇上的人,咱们和锦衣卫是一家!”

那小孩很骄傲地说道。

“哈哈,带我们去你家!”

杨信说道。

那小孩骑上牛,指挥着他的喽啰们,带领杨信和张献忠等人向着前面的村庄走去,这座村庄其实也是堡垒,只不过没有修棱堡那么夸张,但却在周围堆起了夯土的围墙,四角建起炮台,甚至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