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
这下好了,各列强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从经济角度看,发展军备跟新政中大力搞基础建设,其实是一个道理,即通过没有直接产出的支出来来消耗严重过剩的工业产能,为企业提供新的订单,让工厂开工,让工人能获得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
不同的是,军备竞赛需要通过军事扩张来实现价值。
此外,这杯鸩酒的止渴效果到底如何,还因人而异。
对狭夷皇国与布兰王国这种千万级体量的列强来说,多造几条战列舰,把海军规模扩大三分之一,就能够在短期内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让数十万个家庭的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衣食无忧。
少了几百上千万的饥民,国内局势肯定能稳住。
可是,对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这种亿级规模的超级霸权来说,那就不行了。
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纽兰联邦的失业率接近百分之三十,梁夏帝国的失业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家庭人口计算,纽兰联邦有六千万人、梁夏帝国有一亿人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有可能饿肚皮的困境之中。
多造几条战舰,让这些人吃饱饭?
显然,这很不现实!
别说几条战舰,哪怕多造几支舰队也无济于事。
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的巨大体量决定,只有对全球格局重新洗牌,重新划分殖民地,重新瓜分市场与资源,才能走出由大萧条产生的困境,创造出一个能够稳定存在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当然,重新洗牌肯定需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其实,这也正是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充军备的时候,跟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存在的本质区别。
什么意思?
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的区别!
自始至终,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都在朝着最后目标,也就是通过一场大战,在重新洗牌之后,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成为国际秩序与利益架构的制定者与维护者,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
为此,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军的时候,都非常全面,以夯实基础为首,注重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
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呢?
最多只是把扩军当成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哪怕有,有没有能力实行。
两年多前,帝国海军就提出每年建造四艘主力舰的长远规划,而且得到了帝国内阁与论议两院的支持。在拿到拨款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启动第一轮建造计划,在四家造船厂各订购了一艘主力舰。此后在98年与99年,也各下达了四艘主力舰的订单,造舰计划得到了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