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还储备了海量的作战物资。
要说的话,机动舰队在那边坚守一年都没问题。
就算没有战舰,狭夷海军官兵也能够上岸防守,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抗来自海洋方向的进攻。
那么,打还是不打!?
想到这里,白止战忍不住使劲揉了揉额头。
这里,涉及到第二阶段作战行动。
其实,桂伯勇对李杰与金洪发火,也与此有关。
不是因为击沉了几艘战列舰,而是干掉了狭夷海军常驻舰队的司令官高野!
如果高野活着,并且带着舰队回到了本土,会产生什么影响?
哪怕狭夷海军已经溃败,可是高野的影响力摆在那,而且肯定剩下了一些战舰,比如几艘战列舰,足够多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以及绝不能小觑的岸基航空兵,因此直接攻打与封锁狭夷本土,乃至攻打靠近狭夷本土的岛屿都非常的困难,得调集足够多的兵力,还得用大量时间进行前期准备。
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得在近期找一个容易点的目标。
相对而言,孤悬海外的图克要塞就是“容易点”的目标。
其实,这就是关键所在。
在此之前,以桂伯勇为首的,本土舰队的将领一直主张在第二阶段把攻打图克要塞定为主要目的,然后以此为基础,进军西南东望洋,切断从狭夷本土到西南东望洋,准确说是南大陆,也就是奥国的海运线。
南方舰队则主张先进军火山群岛,攻占同样有巨大战略价值的流黄岛。
因为没人想到,高野竟然会在开战后阵亡,所以在做计划的时候,本土舰队的主张更受重视。
这下好了。
高野完蛋,兰云成为狭夷海军头号指挥官,而他统帅的,也是狭夷海军现存最强的机动舰队去了图克要塞,再加上有可能赶过去汇合的第四巡洋舰战队,攻打图克要塞的难度明显增强。
在25日夜间,也就是特混群转向返航的时候,白止战就已经想到了。
刘向真并不是怯战,也不是害怕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跟燃油不够更没关系,他是故意放走了兰云。更重要的是,他太了解白止战,知道在他放水后,白止战绝对不会只顾及个人的得失,会尽全力打好后面的战斗。哪怕刘向真没料到高野会战死,也能够猜到,常驻舰队会在东望洋遭到重创。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就是。
狭夷海军的主力在图克要塞,西南东望洋那边又没多少油水,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攻打流黄岛。
然后,就是包围与封锁狭夷皇国,再逼迫狭夷皇国投降。
这是最好的选择吗?
到底是南下战略好,还是东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