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毕业的陆校军官,几乎都成了中将。
栗忠一直坚信,只要跟梁夏帝国开战,那么流黄岛就会首当其冲遭到攻击,必须加强该地的防御部署。
同样可惜的是,他的建议从来没有得到过重视。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南北撒豆群岛成了非军事区,只在名义上归属梁夏帝国,守望者海峡仍然极易在战争中遭到封锁,所以在过去几年,狭夷皇国上下都觉得,梁夏帝国再厉害,也无法越过南北撒豆群岛,直接攻打流黄岛。
先打南北撒豆群岛?
按战前的判断,怎么都要几个月,而且得在开战之后立即夺得制海权。
有几个月时间,还需要担心流黄岛的防御部署?
结果,在栗忠最后一次提出加强流黄岛防御部署建议的时候,大本营那些早已对他不耐烦的家伙,非常干脆的把他派了过来,认命他为守备部队司令官,亲自负责流黄岛,准确说是火山群岛的防御工作。
当然,值得防守的也只有流黄岛。
从地理位置看,流黄岛更像是火山群岛当中的一座离岛,距离群岛北面的几十座岛屿有数百千米。
此外,在流黄岛附近就没有大的岛屿。
也正是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座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而且火山口至今都很活跃,还因为间歇性的向外喷发褐黄色的岩浆,特别像是流淌的蛋黄而得名的岛屿,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在这附近,就没有可以取代流黄岛的岛屿。
说得直接一点,流黄岛就是北马群岛与狭夷本土中间的跳板。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攻打狭夷本土,还是说战略封锁,都需要将这座岛屿当成立足点。
在地理位置上,南面的那些岛屿离管岛太近了,北面的岛屿则离狭夷本土过近,都不是理想选择。
可见,哪怕丢掉北面的那些岛屿,也要守住流黄岛。
反之,帝国海军也别无选择,必须强攻流黄岛。
在大战爆发的那天,栗忠就写好遗书,还派人送了回去。
战局在此后的走向,几乎完美的印证了栗忠当初的担忧,梁夏海军不但一举夺得战略主动权,还以雷霆之势打垮了常驻舰队,扫荡了南北撒豆群岛。更让栗忠没料到的是,梁夏陆军竟然在冰风暴半岛发起闪电战,在二十天之内扫荡了整个半岛,而且前线指挥官是他认识的廉旭升。
早在十多年前,栗忠就向狭夷陆军大本营提出发展装甲部队。
可惜,跟他提出的其他建议一样,根本就没有得到大本营的重视,还被讽刺成怕死的胆小鬼。
这也不能怪大本营,因为狭夷皇国根本没有发展装甲部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