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有三个必须得实现的战术目的。一是歼灭梁夏海军的主力,也就是两支以航母为主的特混舰队。二是掩护运输船队去狭夷本土,至少得保证后面两支船队的近百艘船只安全到达。三是保全自己的主力,也就是三支航母特混舰队,最低的要求都得保全其中四艘舰队航母。
没错,是三支,而不是两支!
其实,这也是尼兹到来之后,对东望洋舰队的编制体系做的最重要的调整。
按照他的部署,由弗莱指挥的第18特混舰队只有一艘航母,也就是从夕落洋舰队调来的“萨拉”号。
这艘航母的状态一直不大好,去年还在夕落洋舰队,主要负责训练舰载机的飞行员。
因为东望洋这边的局势紧张,所以在年初的时候才调了过来。
要命的是,东望洋这边没有能够对其进行大修的造船厂,所以在过去几个月里,毛病是越来越多。
很多的小毛病,因为得不到妥善处理变成了大问题。
正是如此,尼兹才把“萨拉”号抽调出来,单独组建第18特混舰队。
按照他的安排,第18特混舰队就跟在第一舰队的两支主力特混舰队,也就是第11特混舰队与第12特混舰队的屁股后面。这其中,有四艘战列舰的第12特混舰队冲在最前面,有六艘战列舰的第11特混舰队稍微靠后。
关键就是,“萨拉”搭载了80多架F4F战斗机。
其唯一的任务,就是为第一舰队提供防控掩护。
哈尔指挥的第16特混舰队,拥有“列克”号与“约克”号两艘航母。
第17特混舰队则有“奋进”号与“马蜂”号两艘航母。
这两支特混舰队在一起活动,名义上由哈尔担任总指挥,实际则不然。
真正的指挥官,是第17特混舰队的,由哈尔向尼兹保荐的斯普。
不是说尼兹不信任哈尔,而是在上个月的时候,哈尔大病了一场,在珍宝港的海军医院里面住了大半个月,并因此错过了至关重要的战前策划工作。在住院之前,他向尼兹保荐了斯普。
其实,哈尔的病还没有好全。
因为舰队出征在即,而且按照策划的作战行动,确实需要三位指挥官,也就只能让哈尔带病出征。
准确的说,是他自己要出院,还差点因为医生不肯开出院证明而拳脚相加。
为了照顾他的病情,尼兹安排了一名医生去“列克”号,确保让哈尔在战舰上也能得到治疗。
对斯普这个人,尼兹算不上熟悉,只不过也不陌生。
来珍宝港之前,尼兹就通过海军部组织了几次兵棋推演,而当时扮演假想敌的就是由哈尔推荐的斯普。
关键,假想敌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