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进行大修。
“龙江”号因为飞行甲板受到了严重破坏,哪怕不需要回造船厂,也要在港口里面呆上一段时间。
此外,“墨河”号已经沉没。
虽然损管部门的官兵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有几十名官兵在抢险时牺牲,但是“墨河”号的舰体进水太严重。
下午1点左右,海水漫过机库甲板后,舰长不得不下达弃舰命令。
“龙江”级的横向水密隔舱,其实就做到机库甲板下面,只要海水漫过了机库甲板,航母肯定没救了。
到下午2点30分,在所有官兵都已撤离之后,随行的驱逐舰向飞行甲板都快被海水淹没的“墨河”号发射了2条鱼雷。
不是担心“墨河”号沉不了,而是在用鱼雷为这艘航母送行。
其实,这是帝国海军的传统。
如果战舰在战斗中严重受损,没办法返回港口,就必须由自己的战舰将其击沉。
这样一来,就不是被敌舰击沉了。
按帝国海军的传说,如果战舰有灵魂的话,那么在亲手埋葬之后才能安息,也才能转世投胎。
数十年来,只有被自己埋葬的战舰的舰名才会重新使用。
大概是觉得不够吉利吧,所有被敌人击沉的战舰的舰名,都不会再次使用。
第43特混舰队已经撤走了,继续追击第17特混舰队还有保障吗?
就算第43特混舰队没撤走,也帮不上忙。
第43.2分队只有几艘轻巡洋舰,而且都是条约型轻巡洋舰,根本不是纽兰重巡洋舰的对手。
当时离得最近的重巡洋舰是第42.2分队的4艘“淄州”级。
可惜,还在300多千米之外,而且那4艘重巡洋舰整在四艘“龙江”级的后面,北上去拦截纽兰运输船队。
此外就是第21特混舰队的几艘重巡洋舰。
只是,第21特混舰队在后方400多千米开外,而且刘向真绝对不会派重巡洋舰过来掩护白止战,更别说帮白止战扩大战果。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刘向真有心,早就让第21.3分队的4艘重巡洋舰赶来了。
其实,以第41特混舰队与第21特混舰队的相对位置,就算在战斗打响之后,第21.3分队全速前出,也无法在天黑之前追上第41特混舰队,自然谈不上在夜间为第41特混舰队提供掩护。
追上了又怎么样?
第21.3分队的是4艘“昆州”级为第一代条约型重巡洋舰,性能并不算强大,没有进行真正的改进,也没有配备炮瞄雷达,根本就不是纽兰第17特混舰队的4艘“新奥”级重巡洋舰的对手。
要打起来,未必能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