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帝国争霸> 第533章 变通之法

第533章 变通之法(2 / 3)

难题,其实是机身部分。

XB-29是纽兰联邦设计的第一种采用了增压驾驶舱,实用升限超过了10000米,用铝合金制造承力框架的全金属结构重型轰炸机。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远远超过了立项时的估计。

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生产成本。

虽然纽兰联邦的发电量,以及电解铝产量都仅次于梁夏帝国,而且差距并不大,但是电解铝的价格始终都居高不下,生产加工的难度也非常大,间接导致用铝合金制造的作战飞机变得越来越贵。

因为实在是太过昂贵,所以布兰王国开始用木材制造作战飞机。

这些问题,都导致XB-29的研制进度远远滞后于计划。

以阿诺德所说,XB-29的量产时间原本是安排在新历104年,哪怕是快马加鞭,最快也只能提前到新历103年。

显然,太晚了!

就算降低技术指标,量产时间也无法提前多少。

所幸的是,阿诺德还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

改造一批B-17轰炸机,包括换上大功率的新式发动机,增加内部油箱的容积,把炸弹舱的长度缩短一些以装载更多的燃油,甚至取消自卫的机枪,尽可能扩大作战半径,好用来执行布雷任务。

按阿诺德所说,只挂在2枚1000磅空投水雷,B-17的作战半径能达到2500千米。

显然,关键是2500千米的作战半径。

虽然1吨的载弹量,严重降低了B-17执行布雷任务的效率,但是总比没有强,而且一次布设2枚水雷已经不错了。

更加重要的是,B-17数量多,产量也非常巨大,可以随便用。

迄今为止,B-17的生产数量已经超过5000架,而且在产能扩大之后,月产量已经突破了200架。如果没发生意外,到明年年初,随着新的生产线投产,还将提高100%,每月交付数量有望超过400架。

当然,B-17的生产成本也足够低。

总而言之,派1000架,甚至2000架B-17去奥洲执行布雷任务,对陆航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阿诺德还提到,人员方面的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为了打击迢曼帝国,在正式参战之前,纽兰联邦就以志愿的方式,派遣飞行员加入布兰皇家空军。等到参战后,纽兰陆航派远征部队参与了针对迢曼帝国的轰炸行动,而且主力就是B-17。

因为规模庞大,所以B-17机组的培训难度相对低一些。

按阿诺德所说,陆航现在有大约6000个机组,而可用的B-17才5000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