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一直在向奥洲增派战术航空兵。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纽兰联邦甚至会在奥洲建设飞机制造厂。
关键还有,部署在奥洲的几乎全是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飞机主要由护航航母运载,即护航航母在返程的时候,会留下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节约运力。
仍然是六局提供的情报,部署在奥洲的战术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了2500架,而且还在以每个月约500架的速度增加。除了部分性能已经落后的老旧飞机之外,大部分是先进的新锐战机。
不说别的,只是F6F就超过了400架。
必须承认,纽兰联邦的军事工业确实非常强大,绝不在帝国之下。
虽然现在生产的F6F是初期型号,也就是预生产型,配备的性能缩水的1600马力级发动机,仅少量采用1800马力发动机,而配套的2000马力发动机还没有量产,但是这种战斗机在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配重,特别是座舱装甲,以及去掉2个内部油箱后,飞行速度依然高达每小时600千米。
要说的话,F6F是迄今为止,在海洋战场上唯一能够跟“哮天”抗衡的战斗机。
至于布兰皇家海军的“海火”式,至少是初期型号,并没传说的那么厉害,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
关键,“海火”的产量少得可怜,而且主要用在陆心海方向。
不过,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不是岸基航空兵。
虽然有2000多架战术飞机,但是大部分部署在奥洲的东南地区,进驻西北地区的战术飞机还不到500架。
不是机场不够,而是没有那么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燃油与弹药无法运过来,部署再多的作战飞机也是摆设。
要说的话,向奥洲西北运送生活物资都是件麻烦事,而这也直接限制了部署在该地区的兵力总量。
真正要担忧的,其实是斯普的那支“小舰队”。
因为帝国海军已经控制了巴厘岛,加强在奥洲北部,阿拉弗拉海方向上的存在,所以斯普绝不会从珊瑚海北上,从奥洲大陆的北面进入梵炎洋,也就只能从南边绕行,在沃顿海盆这边活动。
其实,这也是海军司令部把两支特混舰队派过来的关键所在。
按照安排,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沃顿海盆北面待命,等斯普前来送死。
只要斯普敢来,就要抓住机会歼灭纽兰海军最后的航母舰队。
要说的话,如果能旗开得胜,或许就能够在元旦前后重返东望洋,并重新发起进军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
当然,前提是波沙湾那边的作战行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