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那就免谈了。
显然,斯班王国提供的这点帮助,并不足以报答迢曼帝国的栽培之恩。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
至少在此之前,特别是纽兰联邦参战之后,迢曼帝国在陆心海方向上并没有绝对的战略优势。
在夕落洋这边,就更加不用多说。
因为迢曼帝国没法出兵斯班王国,更加不可能为斯班王国提供足够的军事支持,所以斯班王国要选择参战,首先就要考虑能否顶住来自同盟集团的进攻,特别是部署在直落要塞的布兰军队。
毫无疑问,斯班王国上下对此没有任何的信心。
斯班王国早就不是当年的斯班帝国了,不但没有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更缺少了傲视群雄的豪气。
早在200多年之前,被维多利亚女王的布兰王国击败之后,斯班王国就沦落为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
即便到了现在,斯班王国最出名的也就只是其斗牛表演。
如果斯班军队的战斗力足够强大,当初也不用迢曼帝国提供军事支援。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斯班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比殖民地反抗武装稍微强一点,跟帝国的军事警察差不多。
正是如此,才一直拖到现在,等到帝国舰队攻入陆心海,夺得制海权,并且逼迫马耳他的布兰军队投降后,斯班王国才下定了参战的决心。
当然,接下来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参战之前的准备工作。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让迢曼军队进驻。
所幸的是,刘向真还在那边,而且增援的4艘小型航母即将到达,所以迢曼陆军能通过海运前往斯班王国,也就无需徒步翻越比利牛斯山,从而避开那些盘踞在山区里的洛克抵抗组织。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做的安排。
在到达科伦坡当天,海军司令部发来第二条好消息。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取代了陆军的陆战队,终于在重型攻城炮的轰鸣声中,歼灭了基布要塞里的最后一股敌人。
这也是大战到目前为止,跟布兰军队打得最艰难的一场战斗。
打到最后,仅不到3000名布兰军人被俘,而且几乎全是丧失战斗力的重伤员,基本上没有布兰军人主动投降。
至于成建制的投降,那就更加没有了。
正是如此,陆军才在攻坚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跟陆战队换防。
不是陆军不想打了,而是帝国高层的调整,让陆军向北推进,去攻占与铲除布兰军队设在尼罗河沿岸的殖民地据点。
显然,大陆腹地的作战行动,才是陆军的强项。
这么安排,表明帝国高层打算夺回在上次大战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