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波沙湾油田产出的石油在年初运回了帝国本土,加是东南地区的油田恢复生产,帝国的能源供应问题已经得到缓解,或者说完全不存在了。作战的时候,舰队指挥官再也不需要为燃油补给担忧。
在年处的时候,帝国的库存燃油就已告罄。
当时为了确保巨大陆战场的后勤补给,还对海军的日常训练做了限制,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当然,这也跟沿途的补给站有关。
虽然帝国海军拥有数百艘各种类型的油船与补给舰,但是在东望洋上,依然建立了大量基地。
从那球港出发往东,到达中转岛之前,舰队可以先在流黄岛进行一次补给。
如果需要,还能在航行中途进行一次补给。
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主力战舰巡航速度比较快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一大特色。
所有主力作战舰艇,以及辅助舰船巡航速度都要比对手同类型战舰稍微高一点,比如航母的巡航速度在18节以上,“行省”级更是达到了20节。已经开工的下一带航母,最高巡航速度高达22节。
此外,所有在大战中建造的主力战舰,也就是编在特混舰队里的战舰,巡航速度都是以同时代的航母为准。比如“南珠海”级与“淮河”级的巡航速度都达到20节,跟大型航母持平。
巡航速度更快,意味着能在不让动力系统过载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赶到战场。
其实,在非战斗状态下,战舰的最大航速几乎都是摆设。
为了节省时间,白止战没让舰队在流黄岛停留,只是让部分战舰,特别是续航力不够的驱逐舰与巡洋舰分批开赴流黄岛,轮流着进行燃油补给。在到达中转岛前,舰队进行了燃油补给。
如此一来,节约了大约3天。
4月17日一大早,打头阵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到达莱桑岛西北,并且出动舰载机袭击了东边的几座岛屿。
另外3支主力特混舰队,其实就跟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屁股后面。
按照安排,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宣告存在之后,就顺势发起强攻。
当然,率先动手的是部署在中转岛与莱桑岛上的岸基航空兵。
就在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到达的同一天,陆航与海航合作,对珍宝港发起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
陆航分成三个批次,出动了450架重型轰炸机。
除掉因为故障在加德纳岛降落的7架,共有443架轰炸机执行了攻击任务。
提供掩护的是海军岸基航空兵派出的180架远程战斗机。
为了增强突击效果,轰炸行动在傍晚进行。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