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帝国争霸> 第1章 空中霸王

第1章 空中霸王(2 / 5)

此外,空军坚持要求“战-11”能够执行截击任务,用来取代专用截击机。

结果就是,在内油系数高达0.35的情况下,“战-11”的高空飞行速度达到惊人的2.75马赫,由此成为了除专用防空截击机之外,飞行速度最快与全内油作战半径最大的第三代战斗机。

携带4枚空对空导弹执行截击任务的时候,“战-11”的作战半径达到了1500千米。

只是,“战-11”的缺点同样突出。

除了敏捷性不如“战-10”之外,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太过昂贵,就连财大气粗的帝国空军都吃不消。

其实,这也是“战-10”能够获得帝国空军青睐的关键原因。

迄今为止,“战-11”的产量还不到700架,有接近200架出口给盟友,帝国空军的装备数量在500架左右。

这个规模,仅相当于“战-10”的四分之一。

只是,没人能否认“战-11”是一种改进潜力极为巨大的先进战斗机。

早在8年多前,用“战-11A”改进而来的“战-11D”在空军发起的“先进多任务空中优势战斗机”招标中,击败了由“战-10A”改进而来的“战-10D”,并且在去年拿到了空军的批量采购订单。

只是,这种多用途战斗机被重新命名为“战-16A”。

因为在去年才投产,所以“战-16A”的装备数量不到100架,装备该型战斗机的几支联队依然在进行换装训练。

至于这种多用途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现在谁都说不准。

重型战斗机后面是4架“运-10A”战略运输机。

做为全球第一种宽机体,而且运载能力达到150吨的战略运输机,“运-10A”是当之无愧的空中霸王。

不要说中型战斗机,就连重型战斗机,在她面前都是小不点。

这4架运输机,运载了2个战斗机中队的全部保障设备物资,以及数百名地勤人员。

正是依靠战略运输机的强大运载能力,帝国空军才成了全球空军,拥有了向全球任何一处地点投送军事力量的能力。

早在莫萨危机时期,战略空运的巨大军事价值就得到帝国空军的承认。

在那几个月里,如果没有规模庞大的运输机群,帝国军队肯定会因为保障不济,不得不放弃东莫萨城。

只是,与“战-11”一样,战略运输机实在是太贵了。

迄今为止,“运-10A”的装备量不到100架。在帝国空军当中,50吨级的“运-11”系列却多达600架。

此外,战略运输机对机场的要求也非常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