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99配备大口径机枪的念头。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充足的理由。
按现在的规划,15毫米高射机枪将逐步退役,而且是直接退役,帝国陆军不再保留此类口径的武器。
道理也很简单,高射机枪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即便需要防空,那也是小口径高射炮。
此外,13毫米重机枪的装备规模同样会减少,主要提供给快反部队使用,即装备各种轮式战斗车辆。
很多快速反应部队,13毫米大口径机枪是最为重要的远程压制火力。
可见,在帝国陆军的装备体系中,装备最多的其实是8毫米机枪,而且正在朝着通用机枪的方向发展。
如果需要更凶猛的压制火力,可以选择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装甲部队里,还有步兵战车上的30毫米机关炮,坦克上的125毫米滑膛炮,乃至各种口径的火炮。
即便是在基层部队,也有82毫米迫击炮。
哪怕是小分队作战,也还有不占编制的火箭筒,以及每个步兵班至少都有1具的枪挂榴弹发射器。
这么一来,在装甲部队,其实没有必要装备13毫米大口径机枪。
那么,就更加没有必要为了让坦克获得有限的防空火力,就额外准备一种弹药,加大后勤保障的负担。
此外,大口径机枪的实战价值并不大。
由武装直升机携带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射程都在5千米以上,别说是高射机枪,就算是小口径高射炮,射程也远远不够。
根本就够不着,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对付步兵的时候,大口径机枪未必比重机枪管用。
受到射速限制,而且后坐力更大,大口径机枪对步兵的压制效果,还比不上重机枪。
此外还有,大口径机枪的备弹量更少,火力持续性远不如重机枪,后勤保障的负担要大得多。
在波伊战争中,帝国陆军的坦克兵就喜欢在炮塔顶部加装一挺重机枪,专门用来对付神出鬼没的步兵。
为了提高对步兵的压制能力,部分坦克手甚至选择了加特林转管机枪。
正是如此,ZT-99B在正常情况下能装载2万发8毫米枪弹,再携带4根备用枪管。只是在实战当中,坦克手一般会充分利用车体里面的空间,多带上一些枪弹,甚至会带上几支突击步枪。
根据波伊战争,在复杂环境作战,对坦克威胁最大的其实是步兵!
只要能够靠近坦克,一枚手榴弹就能摧毁坦克。
做好准备之后,毋奇铁才回到炮长位置上。
“先别急!”
毋奇铁准备装填炮弹的时候,司徒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