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帝国争霸> 第75章 刺破苍穹

第75章 刺破苍穹(2 / 5)

帝国的军事卫星,而帝国随后着手发起反击,完全在李天凌的预料之中,并没有让他赶到意外。他反到觉得,帝国高层有一点妇人之仁。

全面战争爆发,首先要干掉的就是敌人的军用卫星!

在历次战略级别的兵棋推演当中,都少不了反卫星作战环节,而且都是最高优先级,为开战后的首要任务。

军用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实在太大了。

其实,帝国军队就是军用航天的先驱,更是头号受益者。

帝国军队发起的战后第三轮军事改革,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包括军事卫星在内的众多高科技武器装备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地位,通过占领科技制高点,来实现打赢下一场战争的目的。

为此,梁夏帝国率先研制反卫星武器。

要说,导弹只是其中的一种。

虽然反卫星导弹的作战效率不算最高,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前期准备时间长,缺乏战术灵活性,以及只能攻击低轨道卫星,但是也有其他反卫星武器所没有的优势,比如能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部署,几乎不受地域的限制,而且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能有效的对付那些进行变轨机动的军事卫星。

关键还有,反卫星导弹不占编制!

在理论上,任何一架“战-11B”都能够挂载与使用这种研制代号为“XKT-1”的反卫星导弹,需要的就只是对腹部的重载挂点进行必要的加强,取下前后的串列挂点,并且让飞行员掌握发射导弹的技巧。

至于技巧,其实也不难。

简单的说,就是尽可能的飞得高一点与飞得快一点,在达到极限高度之前,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把导弹射出去就行了。

飞行员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发射导弹后失速。

其实,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找到攻击的卫星。

帝国空军投资,在帝国本土建造了3部反卫星雷达,而且对所有大型预警指挥机的雷达做了改进,使其能够用来探测在低轨道运行的卫星,然后靠一套综合数据处理系统,获取卫星实时轨道图。

最为关键的是,这3部反卫星雷达都已经建成。

此外,有三分之一的“指-8C”完成升级改造,也就是升级数据处理软件,增加对低轨道目标的计算能力。

可惜的是,XKT-1还没完全定型。

其实,就在上半年,李天凌还参加了XKT-1的飞行测试工作,挂着全尺寸样弹升空,通过实际的飞行,获得在挂载这种大型导弹之后,战斗机能达到的飞行包线,以便对飞控系统进行调整。

就李天凌所知,XKT-1的测试样弹总共只有11发,之前已经用掉了6发。

显然,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