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一场惨败的开始!
跟航母比,一架舰载战斗机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尼兹”号额外搭载了一个重型战斗机大队,舰载机的数量增加到了112架。
也就是说,哪怕因为事故损失1架F-14B,也还多了19架!
额外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那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纽兰海军,总共就只有6艘航母,而且“肯尼”号的状态一直不太好,真正能够动用的只有5艘。
对手,强大的梁夏海军,拥有15艘现役航母!
关键还有,梁夏海军还有20多艘封存的大型航母,此外还有数百处海外军事基地,只是大型军港就有几十座。
要战胜这个强大的对手,就得把每一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毫无疑问,主要就是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
这3艘航母就是纽兰海军的支柱,只不过,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尼兹”级的“血统”很正,其前身就是设计接近完美的“纽兰”级,而且通过扩大排水量,解决了“纽兰”级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完美”其实是相对概念,会随时间而褪色。
“尼兹”级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设计阶段,因为F-14还没服役,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纽兰海军当时还在指望跟空军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也就是F-111A的舰载型,所以海军对“尼兹”级提出的要求,仍然针对F-4这样的第三代舰载机。
按当时的要求,搭载一个有92架到96架作战飞机的舰载机联队,机库至少能容纳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有了数量,以及针对的主要机型,也就能够确定机库的尺寸。
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其实就是首先根据载机要求确定机库的尺寸,再由机库的大小来决定航母的尺寸与排水量。
结果就是,等到“尼兹”号开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设计方案敲定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如果用F-14替换F-4,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舰载机联队里面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放进机库。
受此影响,搭载一支满编舰载机联队,至少要把40架舰载机放在飞行甲板上。
和平时期,“尼兹”级通常会少搭载1个大队,至少1个半中队的轻型攻击机,或者是多用途战斗机。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提高了飞行甲板的原作效率,等于是提高了出动率。
如果需要,比如在战争时期,“尼兹”级同样能够搭载一个满编的舰载机联队,也就是至少92架舰载机。
要想扩大舰载机联队的规模,就没那么容易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