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60台运载量为20吨的油罐车。
要说的话,这是能找到的全部油罐车。
其他的油罐车,都在为作战部队运送燃油。
那么,要想多运送的400吨淡水,就只能利用其他运载工具,比如重型直升机。
侯晨晟就是这么安排的,让原本用来运送食物、弹药等物资的重型直升机多飞一趟,向吉尔哈空运400吨淡水。
因为巴尔梅尔那边也没有多余的淡水,得飞回海德巴拉,往返的航程超过600千米,加上装卸所需的时间,所以折腾下来至少得耽搁10多个小时,而第五陆战师主力部队的推进速度由此慢了10多个小时。
其实,耽搁的时间还不止这么点。
在第五陆战师的主力部队等待淡水补给的时候,也就是14日的夜间,代奥格尔那边的战斗也打响了。
经过2日的“苦难行军”后,从乌代布尔出发的梵军南方集群的第41集团军,总算到达了代奥格尔。
准确的说,是在代奥格尔南面大约30千米外,遭遇了帝国陆战队的装甲部队。
其实,梵军是钻进了伏击圈。
虽然计划在代奥格尔跟梵军决战,但是上到丁镇南,下到基层官兵都没有想过,要依托阵地打防御战。
就算防御,也以运动战为主。
留在代奥格尔的总共才7个营,而且只有4个战斗营,官兵总共不到3500人,作战人员只有2000出头。
相比之下,只是代奥格尔南郊的野战机场,占地面积就达到10平方千米。
可见,如果是被动防御,根本守不住!
关键还有,这次杀来的是梵军南方派系的主力部队,不但兵力超过20万,还有大量的重型武器。
按空军提供的情报,这支梵军有数百门大口径火炮。
虽然大多是数十年前的旧式火炮,各方面的性能都无法跟当今的主力火炮相比,但是凭借巨大的数量,依然能对守卫代奥格尔的帝国军队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部署在野战机场附近的炮兵。
受此影响,也就不能让敌人逼近。
正是如此,在征得前线司令部的同意之后,留下来指挥作战的彭宇辉上校决定,在代奥格尔南面打一场伏击战,挫败梵军的锐气,把梵军阻挡在离野战机场足够远的地方,再考虑阵地防御。
为此,彭宇辉动用了2个装甲营与1个机步营。
主力是2个装甲营,机步营为预备队。
此外,他还从巴尔梅尔调来了一个拥有20多架武装直升机的空中突击营。
伏击战术也很简单,先由机步营突前,跟梵军前锋接触,并且带着梵军前锋部队进入装甲营的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