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茂,南安郡王嫁女,不知与探春姑娘有何干系?”
听到南安王妃的名头,王维隐隐地想起了什么,却又没多大印象。
杜郁苦着脸说道:“南安王妃十分宠爱几位郡主,舍不得将她远嫁异国他乡,于是王妃打算从勋贵中寻找一女子认作义女,代替郡主和亲。不知何故,王妃竟看上了探春姑娘。”
“贾家应了?”
“贾家势衰,此举舍了一庶女,却得了一门显赫的亲戚,何乐而不为?”李嗣补充道。
太上皇倒台后,勋贵势力仿佛被打断了脊梁,实力大减。
如今贾家没了依靠,贾家爷们儿又不顶事,只靠着贾母和元春勉强撑着。
元春与贾母殚心竭虑,四处结亲,希冀以此来给贾府续命。
若是能保住贾府地位,又何惜一贾探春呢?
不过,贾探春要是嫁给了杜牧之孙,也算是一门显亲吧?
“子茂,令祖乃是文王,论身份地位丝毫不比郡王差,若是你上门求亲,贾家不会不答应吧?”
“迟了!”
杜郁叹道:“此次和亲来得甚急,准备的时间短,等我知道此事时,朝廷已下了册封诏书,册封探春姑娘为定安郡主,明年春便要动身南下,此时上门求亲,已经来不及了。”
“哎,你为何不早些下手呢?!”
王维叹道,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涕送江边望’一句,正符合探春远嫁长江之南的结局,或许这是她的命运,天命难违!
“子茂,此事已成定局,找我又有何用?”
难道这小子也想带着贾探春私奔?
可是上次在断山上,他向济公郑重地承诺过,表示不再插手红楼之事,此事过去不久,怎能言而无信?
且如今自己有家有室,有族人有大业,身上负担很重,怎可能冒着被济公超度的危险,来成全杜郁和探春两人?
想着济公的手段,王维不禁有些头痛。
李嗣呵呵一笑,道:“王大哥,此事小弟谋划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只要王大哥依计行事,必定能成全子茂和探春姑娘。”
“你想的?”
“不才正是小可!”
李嗣摸着下颌并不存在的胡须,志得意满地说道:“此计乃是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
瞧着他的德行,要是再给他一面羽扇,倒跟公孙策有几分神似。
王维暗笑,问道:“如何偷梁换柱?”
“据说,此次朝廷和亲,王大哥乃是送亲之人。”
“哦?”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