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振兴商行之事。
要是他手中有一家商行,未来的花销也就够了吧!
林妹妹去了信,两月之后,薛宝钗乘船来到了荆州,随行中还有呆霸王薛蟠。
王维和林妹妹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接风洗尘之事,不必多提,三日后,王维与薛宝钗密谈良久,最后确定了合作的章程。
王维以稳定的货源,武力保障入股,占商行的七成,薛家以遍布全国的商行铺面为资本,占据三成,成立一家新的商行,汇通天下商行。
商行首任主事乃是柳乘风,监事是薛宝钗、秦可卿二人,她们二人主要负责记账、查账、发放工钱等。
为了将商行的名声打出去,王维回了一趟长安,以汇通天下商行的名义在长安中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拍卖会。
此次拍卖会上,除了在江中缴获的财宝,还有一首二品灵诗,两首三品灵诗,普通灵诗若干。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轰动,引得各地有钱人纷纷前来参加。
拍卖会结束,汇通天下商行盈利一百多万贯。
钱多了王维表示很爽,他用了很多美酒邀请了贺知章、颜真卿、李白、怀素、张旭、孟浩然等人担任清源学院的客座教授,只要他们每年能在学院里讲一堂课即可。
看在酒的面子上,几人欣然答应,还把不爱喝酒的吴道子也拉了进来。
有了这些大名人做招牌,清源学院名声大盛,一举超过了荆州四大书院,成为长江一线名声最大的文道学馆。
柳宗元听说了此事之后,还送了很多柳州的寒门士子前来求学。
王维欣然同意,并在客座教授上加上了文王柳宗元的名头。
学院名声大盛之后,许多世家大族看到了学院的实力,想送子弟前来读书、习武。
王维与各院院长教授召开了联合会议,商讨了一番之后,答应接受那些富二代官二代。
只是二代们要想加入学院,每人每年需要交纳一百贯以上择校费。
别小看一百贯,过了两年,学校招收的二代超过千人,创收超过十万贯,学院基本保持了收支平衡,完全不用他在投钱了。
此外他招收二代们进入学院也有其他的打算。
先前学院从各地招收了一些战争孤儿、小乞丐、以及寒门子弟,本想把他们都培养成人才。
可是懒惰是一种生长在骨子里的毛病,只要生活变得舒适起来,这种毛病就会发作。
来了学院后,他们像是找到了家,不仅能吃饱穿暖,还有一群小伙伴玩耍,日子变得和鸡一样不要太美。
安逸的日子让他们忘记了苦难,失去了原本的上进心,时有浪费粮食,打架斗殴之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