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
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
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
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佛道之争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明清而未衰。
“快看!佛图澄大师来了!”
“圣僧!”
看见佛图澄的大驾光临,在外面围观的老百姓顿时沸腾起来,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直接跪在地上,跟对待天地君亲师一般,虔诚的下跪,口中还念念有词的。
佛图澄一如往常地穿着袈裟,慈眉善目,半眯着眼睛,折射出一种充满睿智的光芒,高高在上地坐在步撵上,附近的僧众更是宛如众星拱月一般,簇拥在佛图澄的身边。
从这个场面可以看得出,佛教的信徒之多,而人们对于佛图澄有多么的尊敬,几乎宛如神祇,几乎宛如真正的佛一样!
有的不明所以的士子愤愤不平地道:“这佛图澄何德何能,竟然能有这般的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真的神仙下凡了呢!”
“嘘!兄台,噤声。”
旁边的一个士子扫视了周围一眼,见到没有人注意到这边,这才替那个士子捏了一把汗,说道:“兄台有所不知啊。佛图澄大师的确是跟佛陀差不多的,至少在佛教信徒的眼中是如此。”
“此话怎讲?”
“兄台应该不是中原人氏吧?竟然连大名鼎鼎的佛图澄大师都不知道?”
“呃……在下是武陵郡人。”
“原来是南晋人士,这就不奇怪了。”那个士子摇摇头说道,“兄台,你在邺城,或者说在我们赵国可千万不能对佛图澄大师有什么不敬之语。”
“噢?这佛图澄大师是何来历?有什么本事,竟然当得起这么多百姓的顶礼膜拜?”
“佛图澄大师是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年时出家学道,能背诵经文数百万言,善解文义。佛图澄大师虽然没有读汉地儒学史书,而与诸位学者高士辩论质疑,全能符合理义,没有人能难倒他!”
“这不就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已么?”
“嗨!若仅仅如此,倒也没什么,可是佛图澄大师可不同于一般的得道高僧!佛图澄大师在永嘉四年来到洛阳,志弘大法。我听说他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及一万。教学盛况可见!”
那个士子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不会吧?门徒上万人?”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