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权,只怕也不会招致这般祸乱。”
冉闵对此深以为然。
蒲洪的子孙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那是内讧不断的,比如这个蒲箐,在苻健病重时发动政变,意图杀太子苻生自立,失败后被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蒲氏改为苻氏还有一段来由。
当初,苻洪家的水池中长出蒲草,有五丈长,有五节像竹子,当时都称他家为“蒲家”,于是便以“蒲”为姓。
陇西下大雨时,百姓受雨之苦,民谣说:“雨若不止,洪水必起。”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叫洪。
永和六年(349年),苻洪因应谶文“草付应称王”,改姓为“苻”。
在史书上,蒲箐造反过,蒲黄眉也造反过。
那时苻黄眉曾与建节将军邓羌等人率步兵、骑兵一万五千人进攻据守黄洛镇的后秦将领姚襄。最初派邓羌率三千骑兵挑战,姚襄大怒出战,邓羌诈败逃走,引姚襄追击,及后在三原突然回兵攻击,打败姚襄。
最后,因为得不到苻生丝毫赏赐,反被羞辱而大怒,密谋推翻他,却被苻生发现而灭族。
苻生可不是一个好东西。
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承帝位。
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
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亦杀之!
因此朝中那是人人自危的,若不是出了一个苻坚把人家给推翻了,可能前秦早就被灭掉了。
所以说,蒲箐、蒲黄眉、苻坚都是造反过的,只不过两个失败,一个成功了。
冉闵的心里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秦牧,你说蒲雄是真心想要投靠大魏的吗?”
“不尽然。”秦牧笑了笑,说道,“蒲雄臣没见过,不好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过蒲雄能舍近求远地过来投奔我大魏,除了他投奔晋国可能无出头之日外,应该不乏想要夺取潼关的意思。”
“蒲雄竟敢如此大胆?”
“陛下,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蒲雄在关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他进入关中,完全可以号召起数万乃至于十万人的旧部,仍有与姚襄的叛军一战的实力,但是他为何偏偏在兵败之后,选择了逃到潼关?而且麾下还有二万部众?陛下,这都是其疑点啊!更何况,潼关到底是三秦之锁钥,蒲雄若是能趁机拿得下,必能声势大涨,乃至于得到关中各部的人心,到时候想要反击回去,入主三秦岂不是更加容易?”
“贼子好胆!”
冉闵冷哼了一声道:“竟然敢跟朕玩这一手,朕看他是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