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7年8月,大唐“军神”李靖率领的大批唐.军也进入了吐谷浑的境内,出征前,李世民专门向李靖吩咐:这次作战任务是彻底灭亡吐谷浑汗国。
吐谷浑,亦称吐浑,是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和大唐相邻的一个国家。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人擅长养马,青海骢就是吐谷浑饲养的比较出名的良马。吐谷浑以鲜卑人、羌人为主,都是马背民族,民风彪悍,勇猛善战,立国已经三百多年了。
唐国刚刚建立,内战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力贫弱,内忧外患。在和吐谷浑的边境冲突中,唐.军是败多胜少。对吐谷浑的袭扰无力征讨,只能忍让,大多采取和谈方式处理纠纷。但李世民“贞观之治”8年后今天的大唐,是和长孙皇后富裕的南方天使国联合后的大唐,已经是一个傲视东方的富强大国,不再惧怕任何国家,敢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是成是败,就在这黎明一战了!”
大唐“军神”李靖讨伐吐谷浑的唐.军前锋——尉迟敬德,挥鞭甚急,不但人是一身热汗,就是马也汗湿鬃毛。
一万骑,两万马,数千里奔袭,目标:青海湖,拥有至少四万族民的达延芒波结(慕容尊王)。
达延芒波结(慕容尊王)是吐谷浑可汗——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的次子。
击败突厥汗国、控制北方草原后,现在的唐.军不再是过去的哪个缺乏战马的军dui,一人双骑,装备精良。尉迟敬德他们行进速度惊人,一天至少行进数百里,为了保证战力,只在人马皆困乏至极时才停歇半日。骑兵的长途奔袭闪电战,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份豪情,这份自信,不愧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左门神”。这份孤注一掷,也同样只有尉迟敬德才有这样的胆魄。
战马奔驰,莽莽草原上,一万铁骑犹如一阵狂风。带着如雷般的轰鸣一掠而过,惊得远远的鸟兽奔飞。
只要有水草,像草原马背民族学习的大唐骑兵,就可以不需辎重,轻装快马,千里长途逾于旦夕之间。大军临近青海湖,天空仍是一片墨色。尉迟敬德命大军停下休息,一个半时辰之后,他们饮尽马奶、喝光清水,吃完仅余的一点食物,然后趁着黎明第一线曙光还未出现,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烟波浩淼的青海湖,还沉寂在一片幕色当中。鱼跃浪间,早起的云鸥低掠水面,涛声拍岸,应和着不时响起的声声鸥唳,空旷而宁静。
片刻的功夫,一片闷雷从它方才驻足的地方骤然滚压了过去。
尉迟敬德扬鞭跃马,迎着青海湖上凉爽的风,连绵不绝的蒙古包已在他的眼前,他要找的,是那顶最大的、营帐前竖立着高高的刁斗旗杆的所在。远远传来的隐隐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