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斩春风> 第144章 劝和不劝离

第144章 劝和不劝离(2 / 7)

,顾侍郎,副将家眷也去了,人不少。“

景文帝又问:“覃家和凌家没派人去?“

“没。“汪福摇头,“覃统领歇养,忠毅侯携家眷探望,温夫人还请了堂会,据说站在大门口都能听见府里戏曲声。“

景文帝没言语。

汪福接着说:“不过崔家马车从将軍府门口经过,也不知是何用意。“

景文帝浏览折子,微微启唇:“崔尚书下车了吗?“

“没,“汪福回答,“像是路过。“

“路过?“景文帝抬起头,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得了便宜卖乖,明摆着炫耀。“

汪福叠声说是:“皇上英明,奴才愚钝,什么都看不出来。“

“还有吗?“景文帝问。

“再就是平日和凌家交好的一些官员,这会子在崔府门口排着队等着见崔尚书,“汪福笑,“皇上,这些人变得真快。“

景文帝见怪不怪,慢悠悠道:“官场上谈朋友,未免天真,凌家交出兵权的消息过两天会传遍整个燕京,往后的日子更不好过。“

“皇上洞察人心,奴才望尘莫及。“汪福马屁使劲拍,“文武百官说到底也是您当家的奴才,您是主儿,天下人的主儿。“

景文帝抬抬指峰,示意出去。

马屁听多也会腻。

不过崔家和覃家结不开的矛盾,让他很满意,尤其凌家暗地里添把火把兵权上交,这笔账自然不会记在皇上头上,要记也记崔家,谁让崔尚书眼红别人手上的权力。

事实上,眼下已入深秋,并不是讨伐玉门关的好时机。

敏太妃自从见识谢宗仁的本领,便把他作为棋子推荐给瑞王。

瑞王起先并没有把这个文弱书生放眼里,然而谢宗仁凭借前世记忆做了一番分析,让对方有了改观。

他说:“瑞王殿下,下官认为崔勇此时去玉门关,弊大于利。“

瑞王坐在案桌后,颇有兴趣看着他,哦了声:“何解?“

谢宗仁去过阳关,顺理成章道:“玉门关在阳关以西,更靠近西域边戎,那边气候与燕京大不同,下官去的时候还不是阳关最冷的时候,已经受不住,当地人说,最冷时暴风雪侵袭,雪厚可达一成年男子高度。“

瑞王听懂他的言外之意,“所谓天不时。“

谢宗仁:“玉门关距离阳关不远,可下官记得,就早年覃将軍和几位簪缨世胄的武将征战过后,再无开战,时过境迁,地貌民风发生多少变化亦未可知。“

瑞王转动手里的茶盏:“可谓地不利。“

“至于人和,“谢宗仁作揖行礼,“此次出征有一半新兵,崔将领也是头一次去玉门关,新将带新兵,敢问殿下,可稳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