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蔡邕心中自是有忠君思想。不过,相对而言,蔡邕也并非是什么迂腐的儒士。否则,也不会把蔡琰培养成如此一个大才女。此前还在朝中为官之时,他自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然而,汉室的衰微已经不可避免,这天下必然落入一方势力之手。而袁常的所作所为蔡邕看在眼里,自是明白他有意染指天下。若是一个迂腐之人,必然会谴责袁常不臣之心,奈何蔡邕并不是这样的人,这些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什么。而且,袁常让他掌管教育的事情,军政之事他也不干涉,如此,倒也不让他为难。如今,看到刘协在面前,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尴尬的。
刘协早已想明白,倒是没有多少心思,见到蔡邕,感慨道:“昔日听闻蔡中郎丧命于贼子之手,吾心中亦是难过好些日子,天下失去蔡中郎如此大儒,是何等的损失。今日得见蔡中郎无恙,吾甚是欢喜!”
“有劳元首挂念!”
徐庶上前,适时的介绍道:“如今蔡中郎亦是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同时主要负责教育之事,挂着教育部部长的职位。”
“以蔡中…蔡部长的学识,负责教育之事,实乃天下士子之福也!”
赵温如今亦是投效袁常,自然是适时的称赞了一番。而且,蔡邕的声名传播四海,也当得如此称誉。
“赵委员过誉了!”
蔡邕谦逊的回了一句,说道:“此前某亦是心中自得,认为博览群书,学识过人;然而,自从见识过袁委员长的各种学说,方知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实乃井底之蛙,诸位莫要再如此说了,某惭愧矣!”
几人交谈甚欢,似乎都忘了此行的目的,张喜犹豫了片刻,还是上前问道:“蔡部长,百岁山莫非是你居住之地?”
也无怪乎张喜如此疑惑,百岁山的环境清幽,且守卫森严,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比刘协居住的地方优越百倍不止,若真是蔡邕的居住之地,那将刘协的脸面置于何处?而且,蔡邕有什么资格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当然,张喜心中自然是少不得有些许的嫉妒。
“是吾失职了,忘记为诸位解说百岁山的用处了。”
徐庶站出来,自责了一番,随后才在刘协他们一行人的注视下,说道:“说起来,百岁山如今说是蔡部长的居住之地也没有错,如今有资格居住在此地的也仅有他一人…”
“这…”
杨彪等人面面相觑,当着刘协的面这么说,似乎把蔡邕的位置摆的极高,岂不是不给刘协丁点的面子?不过,杨彪等人看向刘协,却见刘协脸上没有丝毫的不虞之色,好似徐庶的话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如此,倒是让杨彪等人松了一口气,若是在这件事上与袁常起冲突,似乎有些不值了。
徐庶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当然,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