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汴梁周边再砍,就只有桑林,还有枣林,以及那些已经不多的山林了。
皇帝又说道:“刑部上书,你应该知道吧。”
刘安立即翻出那一份,上面的内容是,刑部建议,偷砍别人的家的桑树,四十二尺为一份,满一份劳、二份流,三份死。可就是这样,依然挡不住。
甚至连庙宇、皇陵的树都有人偷砍。
皇帝指着刘安手上的公文又说道:“户部那份,你可记得。”
刘安是个好秘书,立即将皇帝说的那一份拿了出来。
这一份上面写着,汴梁城今冬预计木炭价格会高于每秤一百文。是宋开国的十倍。
户部也准备了四十万秤的木炭以备冬天救济贫苦。
但这数量,显然远远不够。
(注,一秤是多少,请大能解答,真没找到一秤多少斤。)
刘安把茶碗捧到皇帝面前:“姑丈,请用茶,然后移驾我家,今天吊炉烤羊,来一道唐宫名菜:浑羊殁忽。”
“奢侈!”皇帝节俭,反对这样的奢华。
刘安却说道:“姑丈,能解了汴梁城的柴荒,吃点好的,再来点好酒。侄儿斗胆,也请皇后前往。”
皇帝想了想,若真能解决柴的事情,可以大宴一次。
“好。那就备大宴,姑丈今天也奢侈一回。”
浑羊殁忽只是一道主菜,为了配这道菜,至少还需要三十六道菜,而且都是大菜。
除此之外,大宋这样等级的宴会,还有一样看菜。
用面食制作成精美的面点,只用来看,却不吃,这面点凤飞鹤舞,作的夸张的,还有几十个舞姬面人。
刘安宴客。
消息送回家,潘秭灵什么也没说,赶紧吩咐人去准备。
皇帝能来家中作客,这是作臣子的荣幸。
这一宴,至少要近百贯。
而皇帝又召了名臣十数人,勋贵十数人,那这宴,怎么也要小几百贯钱。
铁头狂奔回家。
“大娘子,主君说了,吃咱家的,就要十倍的给还回来。这一餐不白请。还有就是,主君吩咐,府内炉火开到最大。”
潘秭灵摆了摆手:“去办,大宴。”
不用铁头传话潘秭灵也清楚的很。
自己夫君的饭好吃?古有鸿门宴,刘安的宴就是放血的,你吃进去多少,十倍还回来都是少的。
皇帝一到刘安府,进了正厅,愣住了。
不是因为刘安的正厅有多华丽,而是门大开着,一进屋就象从冬天转到了夏天,身上的衣服立即就穿不住了。
此时,已经是十月。
放在阳历算,就是入冬了,外面的温度有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