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站了起来,敲了盾刀往前整齐的移动了足有三十步。
刘安心说,我这里是佯攻。
还有,军阵怎么没有命令就敢动。
佘太君对刘安说道:“十六年前,我夫领军随大军北征。当时曹大帅领军,距离幽州只有半日路程,而幽州当时空虚。先帝下令,让曹大帅按兵不动,命令下军心涣散,给辽人五日喘息之机后,曹大帅无奈退兵,潘大帅领兵断后。”
说到这里,话已经太明白了。
刘安站了起来,抽出剑用力往前一挥。
七色战旗在传令台同时开始挥舞,总攻。
佘太君的话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无论是计划是什么,眼前的变化不能不作出应对,五万党项杂兵不足以对抗大同城内的守军。
巷战靠的是人数。
而城门已经打开,整个军阵已经士气高涨,没有什么比顺风仗更容易。
无论是党项人、西州人、六谷人、还有宋兵。
那怕是非精锐的士兵在顺风仗的时候,战斗力也可以达到精锐士兵正面战场的力量。
所以,只能战。
刘安没有得选择,他手下是混编的军团,曹大帅就是曹彬,连曹彬都扛不住士气二字,自己更不能。
战!
总攻令下,除刘安这边五千中军护卫不能动之后,连辎重兵都提刀往前冲。
眼看骑兵先一步冲入城中,刘安转身问佘太君:“战损会如何?”
“一成,最高两成。”佘太君这话是有把握的,以士气来比较这边是占上风的,但巷战的时候还要看谁更狠,精锐在外,靠这些杂兵除非辽军溃败,否则死伤是无法避免的。
刘安再问:“若放弃东边的包围圈呢。”
“往东跑?”
“对,给高将军送个信,我们派骑兵追杀,他负责截杀?”
“两个时辰后再放开东门。”
“传令吧。”
大同可不是普通的小城,辽国的陪者,是辽国控制西部草原的重镇。
城内的战斗是残酷的。
可刘安部下的士兵几乎是带着一种亢奋的情绪在打仗。
城内。
一名党项贵族突然站在屋顶高喊:“我部何在,召集三千人马攻打粮仓。”
我部?
早就杀乱了。可这时只看军衔,好在刘安事先给每个军官都配有一个袖套,上面有不同的标志,代表着军官的级别。
本就是混编的兵马,低级军官和士兵们快速汇集到这名党项贵族身边。
“拿下粮仓。杀!”
粮仓另外一个门已经在恶战,这边杀到的时候辽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