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看着刘安。
刘安抬头看了看房梁,摇了摇头:“作臣子的自然是听令行事,那怕是……错误的命令。”
错误的能听吗?
不能。
错误的当死谏,这才是作臣子的本份。
刘安这将错就错的态度,只代表着他不想放手这十万禁军的兵权。
要知道,这可是十万禁军。
大宋真正的精锐。
李继隆问:“银山,须多少人能守住,需要什么水准之将?”
刘安想了想后说道:“现在的筑紫岛第一营就可以守住,甚至于能灭了周边的领主,就算倭王大举派兵来攻,就凭倭人那点战斗力,我一百门火炮架在要道,他们来多少死多少。至少将……”
刘安突然笑了:“若是可以把人分开几份来用,高琼将军切个左手就够了。”
李继隆听这话便明了那边的敌军力量。
刘安有个好习惯,从来没有轻视过任何敌人,能让刘安将其不放在眼里的,便没什么威胁。
刘安不怕有原因。
那里是纯山地,易守难攻。
而且自己控制了海面,倭王的军队只能从陆上攻打。
一百门火炮的力量,可以压制一切想从狭窄山路攻过来的敌人。
但,李继隆却不这么想。李继隆说道:“不要使用火炮,此为镇国利器,留存足够的火炮以应付辽国,小小倭人不值当,弓弩就够了,最多四门以备急用,一百门不合适。至于守将,我有一人推荐。”
“谁?”
“右金吾卫上将军,赵保忠为大宋征战多年,现在家养病。他的养病的李沆那老匹夫不同,李沆的病只要医药得当还有救,他是伤,活不了多久。”
刘安问:“他儿子?”
“他儿子不成,领军冲锋可以,但作守将不行,有勇无谋。他的长女婿韩守英可用,在咱们幽州之战时,他守城池有章法,擅守者必是沉稳之人。可升迁调用。”
李继隆亲自推荐的人,刘安相信一位百战老将的眼光。
刘安当场写了调令,命令韩守英立即回汴梁述职,听用。
有兵符在手,有圣旨在手,有枢密院、中书的授权在手,刘安调一个城池的守将是权力范围之内,除了调边境重镇守军的将军须再次上报,其余的不用。
刘安盖上印之后,李继隆又说道:“再写一份,责令石保吉留心银山安危,若有需要他紧急调兵支援,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刘安问:“石二叔必会插手银山的事,因为他职高权重。”
“那就这样写,让韩守英向石保吉每月汇报,石保吉来保银山不失。调用民夫什么的,让石保吉从高丽调用。银山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