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鉴今为里,可以说是一本谏书,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这么崇高的目标,蔡邕哪会有空帮他搞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公事,则是与永昌太守曹鸾相关,曹鸾关在槐里狱已经一个多月了,天子一直没有给一个处理意见。其实天子一气之下,是想让人乱杖打死曹鸾的,不过最后让刘修劝住了。
你打死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名声,自己落了个昏君的恶名,对目前的困境有什么帮助?
天子看了他的上书,便把这件事交给了他,你去处理吧,我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刘修便来到了槐里狱,见到了曹鸾。
曹鸾五十多数,其实算是曹艹的远房亲戚,当初还是曹腾推荐他入朝为官的,很早就做到了二千石,不过后来曹腾死了,曹嵩不善于经营,曹家又想脱了宦官这个恶名,结果搞得士人不接受他们,宦官认为他们是叛徒,里外不是人。曹鸾在这二千石的位置上一呆便是十几年,而且迁来迁去,越迁越边疆,最后被迁到永昌这个蛮荒之地。永昌在哪儿呢,估计很多大汉人都不知道,但是告诉你出了永昌郡不远便是天竺,应该便有点概念了。
为了能从那鬼地方调回来,曹鸾决定死里求生,利用大旱这件事为党人讼冤,如果真能成功,他的名声可就大了。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把话说得特别过激,就差说如果不赦免党人,大汉明天就要完蛋了——其实这也不能怪他,读书人大多喜欢把事情说得非常严重,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姓。
但是事出愿违,上书送出去之后,等来的不是天下大赦,而是槛车征送槐里狱的诏书,一看到诏书,曹鸾的汗就下来了,到槐里而不是洛阳,他知道自己想慷慨就义的机会都没有了,等着被槐里狱的狱卒折磨一通,无声无息的死在某一间牢房里吧。
曹鸾人还没到槐里,头发就全白了,一下子老了二十岁,整个一风烛残年的老头。刘修第一眼看到他时,吓了一跳,还以为狱卒把他领错地方了呢。
“没错,就是他。”陪着刘修下来的狱卒笑道:“到了这里一个月,一天一个样,吓的。”
刘修这才相信,他又问了一些曹鸾的情况,然后对那个狱卒说道,我奉天子诏,有些事情要问他,你回避一下。那狱卒看起来比较憨厚,也没有多问,行了一个礼便出去了,顺手带上了牢门。
“我是孟德的朋友。”刘修示意曹鸾不要紧张,把自己和曹艹的关系说了一下。其实曹艹没有托他来救曹鸾,曹艹知道曹鸾闯了大祸之后,想和他撇清关系还不来及呢。不过这个时候扛出曹艹的牌子,有利于打开曹鸾的心理防护。
果然,一听曹艹的名字,曹鸾放松了不少。刘修拿出他上书的副本,老实不客气的说,我对你上书的内容有些不同见解,想和你当面沟通一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