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官就是要先精通武艺战法,打几场胜仗,然后才能统御麾下。整日想着那些官场逢迎、尔虞我诈,心思都用在了这方面,大明哪能武运昌隆”
“不错,何千户有谋国之能。”
马文升也出列了,缓缓慎重言道“老臣自担任兵部尚书来,每日如履薄冰,忙得焦头烂额,然收效甚微。”
“不曾想,何千户旁观者清,一番大气魄改革兵制,从根本上强盛我大明军事。”
“倘若此制能推而广之,则可五军都督府统兵作战,兵部调兵考核。两方各司其职又相得益彰,可谓两全其美。”
难得见英国公和兵部尚书不吵架,还十分赞同此策,弘治皇帝不由更加有了信心,面色也欣然了几分。
然而,他毕竟是一位思虑周全的帝皇,又开口问了一句“难道这等改革之策,便没有什么弊端吗”
“当然有”首辅刘健这时苦笑着开口了,言简意赅回道“费钱。”
众人闻言,不由也反应过来了不错,何瑾的整个设想的确很好。但要用这等法子,淬炼出一支大明铁血之师,还有智勇双全的战将来,基本上就是用钱砸出来的。
军校暂且不说,就说新军军营的待遇,无论吃穿用度、操练耗损,还是军饷方面,正规的京营都不见得比得上
一下子,弘治皇帝就感觉,自己头上被浇了桶凉水唉,钱啊朕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也照样能难倒手握至高权力的帝皇。
可不料何瑾闻言,却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弘治皇帝见状,不由想到这小子貌似很有钱,假如
一见弘治皇帝那副狐狸见了肥鸡的眼神儿,何瑾登时吓得一哆嗦,开口道“陛下,你可不能卸磨杀驴,干那等过河拆桥之事啊”
“微臣身为大明臣子,所作所为可一心都想着江山社稷,陛下福祉。陛下乃千古仁君,日后必名垂青史,切不可因一时贪念,致使白玉蒙尘,英名有污啊”
一听这些废话,弘治皇帝心头的火气腾腾就往上冒。毕竟,何瑾这番话又说准他心思了
“行了,刘公所提之事,你可有解决之策”弘治皇帝有些气急败坏,恶狠狠地盯着何瑾问道。
“有啊。”何瑾则赶紧开口。
然后,他就跟弘治皇帝大眼瞪小眼儿了。
等了半天后,弘治皇帝眼珠疑惑转了一圈儿,见何瑾还未开口。再看这小子暗暗地搓着自己军服的衣角,他登时彻底就怒了。
一把抓起案几上的茶碗,冲何瑾砸了过去“你设计的军服简洁利索,纵然着甲也只需外罩便可成装,朕早就试过了”
“这等军服,无疑要比大明的鸳鸯战袍,更适合日常操练、战场征伐,朕其实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