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游戏小说>这个大清不对劲> 055 清廷自残的目地

055 清廷自残的目地(2 / 3)

区别……

21世纪的人普遍都有一种误区,觉得弓箭的有效射程比燧发枪要远……

这么说其实没啥大错,如果拿弓箭里精心打造的强弓来对比的话,有效射程确实比火枪要远得多。

然而,强弓又能有几副?

即便强弓的数量够,能拉得开的又能有几个人?

就算真有足够的大力士能拉得开强弓上战场,他们的箭术能命中多远的目标?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弓箭可没有什么红外线和增力辅助系统,瞄准凭双眼,拉弓凭双臂,能拉得开强弓还能精准命中远距离目标的,在满清都能被称为巴图鲁了!

所以,拿弓箭中的高质量货色来跟普通火枪对比,明显就是一个错误,毕竟史书上只会记载弓箭中的佼佼者射程,不会去记载普通士卒真正使用的弓箭射程。

真实战场上,使用古代弓箭的普通士卒,有效射程只有燧发枪的一半多罢了。

再远了,不是射不准就是力道不足以杀人。

与之对比的燧发枪,有效射程是多少就是多少,就算一个农夫拿着燧发枪,也能打出一样力道的铅弹!

郝忠诚很清楚,清军中的弓箭手跟外面的燧发枪战傀,对射是绝对赢不了的,反倒会因为大量伤亡导致清军屠杀日本和尚好不容易提振起来的士气,再跌落下去。

何为战阵经验丰富的将领?

就是未开战时,就能认识到己方的不足和敌人的不足。

不过,燧发枪这么好用,为何清廷从来没想过列装燧发枪呢?

嗯,这就涉及到政治问题了,郝忠诚不止一次在心理吐槽过,但从未敢在嘴上说过。

清廷的康麻子圣上,不列装燧发枪,就是为了防汉!

其实,清廷官场中很多汉臣都明白,清廷颁布的大多数自伤政策,只是为了防汉。

比如说东北的黑土地,肥的流油,偏偏种上牧草封起来,不让耕种粮食。

这在正常人眼里,不是自绝口粮么?

谁会嫌弃粮食多?

还有那个迁海政策,对清廷有什么好处?

海贸没了,清廷也会损失一大笔税收啊!

迁海过程中造成的杀戮,又会诞生出一批跟清廷建立起血海深仇的反清种子,这不就是在人为的给自己制造反贼么?

而且,那些靠海吃海的人,没了营生,活不下去,最后不都得加入匪寇之流跟清廷对抗啊。

清廷境内年年有叛乱,其中很多叛乱都是清廷自己造的孽,不是老百姓对前明有多么热爱……

反清是刚需,复明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旗号可立……

自废火器武功更不必多说。

清廷这般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