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盛唐高歌> 239 早有结论的争辩

239 早有结论的争辩(2 / 3)

求救,刚才掉在地上的那箱金银珠宝,很有可能就是用来进贡的贡品。

“阿军,我们走。”郑鹏二话不说,从黄三手里拉过踏踩车,准备向前走。

兰朵一看,连忙问道:“郑公子,你这是去哪?”

“去一趟皇城看热闹”郑鹏说完,也不等兰朵的回应,骑上脚踏车一溜烟走远,阿军看到,连忙跟上。

郑鹏要去的地方皇城,准备去鸿胪寺看看怎么回事。

顺利进了皇城,没过多久,郑鹏了解到二件事,一是寺卿王昌明陪客人进宫晋见李隆基,二是确认来坊的客人是拨汉那国王阿了参及其臣子花里木,他们到大唐是讨救兵,请大唐替他主持公道,吐蕃、大食拥立阿了参的弟弟阿了达为王,勾结拨汉御林军统领婆罗,阴谋夺位。

据说还勾结了从突骑施分裂出去的残部,阵容强大、来势汹汹。

就在郑鹏在皇城打听消息时,无意中看到下值的几位重臣,包括宰相姚崇,一个个急匆匆地进宫,应是奉旨进宫商讨这次突发事件。

反应还真快。

郑鹏心中很好奇,想知道朝廷怎么应对,就在皇城等,可是等到太阳太下山、鼓楼的鼓声响起,还等不到他们出来,只好先行回家。

第二天,郑鹏破天荒起了一个大早,早早进了皇城,本想找王昌明打探消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点,王昌明进宫上朝去了。

听说昨晚商量到半夜,一干重臣出宫后,就在皇城各自衙门的耳房休息,今日一大早,又进宫参加朝会。

对郑鹏来说,自己起得够早的了,可跟参加朝会的大臣来说,还是晚了。

就是猜都猜到,此刻拨汉那国王阿了参,正在大殿上控诉着吐蕃和大食,然后群臣商议怎么解决

郑鹏猜得没错,含元殿上,下面的文武大臣吵得面红耳赤,跟在一旁伺候的高力士,却有些无聊地透过正门,俯视着整个长安城。

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台基上,整个殿高于平地四丈,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皇帝在含元殿听政,可俯视脚下的长安城,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高力士不是皇帝,可他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站在李隆基身边伺候的高力士,视觉和李隆机差不多,看得很真切。

参朝朝会的大臣,都支持帮助拨汉那王阿了参夺回王位,不过意见分为二种:一种为是先下旨训斥,让各方势力主动退让、认错,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生灵涂炭,这也节约大笔的军费开销。

还有一种认为,事态紧急,特别是有大食的掺和,这已经严重挑恤大唐的底线,绝不能姑息,应该直接出兵,把狠狠地把他们教训一顿,打到他疼了、怕了,再跟它们说话。

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