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李逸笑了笑,是自己读六年级的弟弟。
“怎么了,小锐?”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姐她又欺负我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句?”
听到电话那头的打闹,李逸的心情舒适了许多,和家里人聊了会天,李逸就把电话挂掉了。
“看来我要加油啊,要不然以后娶不起老婆哦。”
在家中休息了一天,再准备了许多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李逸又开始了新的旅途。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不错,不错,这首诗不错吧,老李。”
放下手中的笔,摸一摸自己的胡子,作诗的主人对于自己这首诗还是颇为满意的,并且还询问旁边的人。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我觉得这句话更不错,你说呢,赵恒?”
赵恒身边的老太监刚想拍几句马屁,没想到房间里面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还直呼官家的大名,这如何了得!
“你是谁?为何会出行在这里,还敢直呼官家名讳,你不要命了吗?”
李逸没有理会这个老太监的呵斥,反而还是一脸嘲讽的看着赵恒。
李逸刚刚穿越过来,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和见见自己的新客户,一下来就听到了这首诗,这下李逸算是知道自己来到哪里了。
北宋宋真宗时期,而念诗的就是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励学篇》作者,也是李逸这次的客户。
“我认为公子的这句话确实不错,不过却有些偏颇了,天下之大,奇才多如牛毛,行行可出人才,不一定非要东华门唱名才是好儿郎。”
赵恒抬手制止老李叫人的行为,好奇的看着李逸。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穿着奇装怪服的男子,赵恒没有表现的很惊慌,人都过来了,惊慌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交流一番呢?
“哟,不错啊,可是我看你写的这个劝学篇好像就是说这人啊,读书就行,读书才是最好的,读书啥都有,大家啥也不用干,好好读书就行,是不是啊?”
对于赵恒这个皇帝,李逸可没啥好态度和好感官。
在文化上,赵恒非常推崇儒学,对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后人大肆追封,同时也写下了一篇《劝学篇》,带动着整个民间的风气,在军事上,赵恒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派去赔款的大臣不仅不丢人,还因为少赔了钱回来之后像一个功臣一般,真鸡儿丢人。
不论澶渊之盟是好与坏,或许在当时能够谈成这个就已经是最好的方法,并且盟约对双方都是划算的,但作为中原王朝,这就是一个丢人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