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稍微引申一下,大学语文教授可以这样做的。”
但是老教授说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原因,就是害怕有知识性的错误。归根结底,都是老师不专业,知识面太窄的原因。老教授点出现在一些大学老师的知识储备量,还不如京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因为这是华夏民族的底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种传承和坚持,科技兴国,军事强国,如果把这点比喻成一个人的强壮的肌肉,那民族文化,就是骨头,精神。前几年传统文化一度落寞,这几年教育部门有了明确认识,有一些成语大会,诗词大会节目,鼓励全民学习传统文化,这才有一丝起色。
老教授对徐清说:“千万不要让知识带上功利色彩,很多人不愿意学语文,是因为很难晋升职称,如果有一天,大学英语的号召力强过大学语文了,数典忘祖,在华夏,可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这一番发自肺腑,深入浅出的话,让徐清这个过客也越发不敢懈怠。
老教授名叫季曦林,已经年过古稀,却身体硬朗,腹有诗书不仅能气自华,还可以修身养性。徐清就是怕那些熊孩子会不听话,气到老人家可不得了,哪知道老人家开课第一句话,就吸引了大家的情绪,“前几天遇到一个挺有气质的男人,大约五十岁,见到我非常激动,说季老,我是看着你那本《纳兰词解》长大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那本书是我去年出的,我只想说,长得真快。”
在哄笑声中,老教授道:“所以,对一些文化,一知半解,张冠李戴,是要闹笑话的。你们都是语文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学语文,不用和你们多说,华夏人嘛,当初没有数理化和外语,就学语文,考试也只考语文,学不好语文,算什么华夏人,对吧?我要和你们说的是,上课要认真点儿,错过一点知识点,可能会造成你们未来张冠李戴,一知半解,闹了笑话,丢你们京大语文系学生这个的牌面儿。”
徐清在一边脸上挂起了浅笑。
古代文学课程,开始是导论,接下来才会按时代挑选代表人物分解。
第一节课,老教授告诉大家,古代文学,主要有三点,乡国情怀,感情主题,还有人生感悟,浅浅提了屈原《离骚》,《诗经》,人生感悟则提了几句诗,“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开花复谁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老教授的课程,两个小时就像过了两分钟,虽然是一些自己都了解的知识,徐清也是意犹未尽。在老教授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的时候,台下学生只有外校的几个离开了,其他的都在。
徐清要擦黑板,收拾多媒体,学生们还看着,有多事儿的人问了,“徐老师,季教授说乡国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