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既然已经说了出口,柳宁也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午休刚刚过半,距离下午的课程,还有段时间。柳宁没有吵醒正再学堂里休息的穆天赐和刘虎,而是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备好纸笔,研磨好墨,在纸上写着底稿。关于八仙过海和八仙祝寿的故事。
虽然柳宁到现在还不能确定大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历朝历代有的差别在哪里,但是总有些共通之处。比如《东游记》这本书,在大楚民间还是有些流传的。柳宁也曾在沈秀才的卧房里看到过。里面是有着八仙这些个人物形象。讲述的是八仙修炼成仙的故事。只不过没有八仙过海和八仙祝寿这两段。
既然大楚都有八仙的故事成书在流传,那么推出个八仙过海,八仙拜寿的故事不也算是顺理成章吗。不过考虑到既然是作为祝寿节目来的话,那么篇幅不宜太过冗长。得控制下时间。所以柳宁想着将两段故事融合到一起。故事的内容就改成八仙听闻某位德高望重之人将要过寿,便相约着准备了寿礼,前往拜寿。不曾想着,路途之中却被一片汪洋大海拦住了去路。八仙纷纷掏出各自法宝,掷入海中,准备渡海。众仙刚踏上渡海之途时,却因法宝如水,引得一番动静,激怒了海底龙王。龙王差遣龙宫三太子率一种虾兵蟹将前来拦截众仙。试图阻拦众仙去路,期间众仙与龙宫所属斗智斗勇。就连众仙之一的蓝采和都被龙王三太子设计掠走。其余七仙大怒出手,将这大海搅得天翻地覆。最终还是八仙技高一筹。不仅夺回蓝采和,还顺利度过这片汪洋大海。最终,历经艰苦的八仙来到这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府上,献上贺礼,为其祝寿。
故事的情节,大抵也就是这些。柳宁趁着午休时间,将大概的情节想清楚了,粗粗的写了下来。只等放学后,回到穆府,再将中间情节好好润色一番。明日好交给沈秀才。只要沈秀才对这个祝寿故事感到认可,那便可以开始让在穆府培训中的。柳宁和穆天赐仔细挑选的说书人开始排演。经过一番训练。柳宁对自己挑选的说书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这个唤做金六子的年轻人,无论是声线,还是叙述故事时对感情的把控能力,都让柳宁感到十分满意。
能在穆府里挑选出来这么一个适合说书的人,柳宁觉得有些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穆府家大业大的。其中能人不乏少数。只是有时候需要一个机会,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然,想要在合适地方选用合适的人选还是有些难度的。
柳宁能发现金六子的说书天赋,也只是凑巧。那日正和穆天赐逛着庭园,闲聊的时候,听到一人的自言自语。当时,作为穆府杂工的金六子,听从着管事的安排,正在给庭园里的花圃浇花。无聊之时,自说自话的解解闷。柳宁听到金六子的声音,觉着很有磁性,听着很是舒服。便让穆天赐将他唤来,尝试着讲段故事来听听。没成想。这金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