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PEP(2 / 3)

秘书小声说话,作为唯一的贴身大秘书,道森时常跟安东尼执行官接触,两人算是老朋友了,聊天话题集中在最近这段时间去非洲的见闻,整天忙着工作,旅游就是安东尼舒缓压力的途径之一。

相比起道森和安东尼先生的聊天内容,韩宣和安迪先生聊的就显得高大上多了,他正在问安迪说:“你知道post-exposure-prophylaxis吧,这种药物的后期推广,进行得怎么样?

一年多之前就听说它被研发出来,临床结果已经出来了对吧?”

hibs研究所成立时间还短,即使算上它的前身,也不过区区五、六年时间,相比起一款药物的研发周期,这算是很短的时间,虽说没有研究出特别厉害的药物,但陆续也有许多进展,其中就包括这款名为“post-exposure-prophylaxis”的药物。

它的名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pep是一款新药,唯一的作用就是和紧急避孕药一般,但它预防的是hiv。

在此之前,学校、社区、医院,全世界各个国家大部分的宣传,仅仅是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科普,包括学校课本里对病毒的介绍,也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

但却从没出现“如何在可能感染hiv初期,进行自我保护”的科普宣传,这一点其实更加重要和实用,而初期的保护措施,最重要的就是hibs研究所研究出来的阻断药物,它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原理是在病毒进入人体的各个阶段进行阻断,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在此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专门抗hiv的药物来减小风险,效果没有pep好,这是一种很棒的新药,所以才被韩宣记住……

“通过了,它如今已经生产出来,投放到各大医院以及国际红十字会。

后期推广方面不是我负责,不过针对它效果的文章,早就刊登在各大医学杂志上,并且被主流媒体转载宣传,上个月还有朋友专门问过我这件事。

那位朋友在拉斯维加斯警察局工作,他辖区内有游客喝多后受到侵犯,而之后发现那人患有hiv,于是询问我怎么办,我向他推荐了pep。

事后和警方沟通过,将关于这种药物的消息散发出去,确保假如遭遇到类似的情况,人们可以第一时间去医院或者当地红十字会,要求开阻断药。

服用初期可能产生嗜睡、低质量睡眠、头晕、恶心、出现幻觉等副作用,在最开始两天最为严重,服用到后期基本没有任何反应,对于群体, hiv的感染概率的确可以被计算,对于个体,感染概率就是零和百分之百,不得不慎重对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