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江山基业> 第三十二章 君子四为

第三十二章 君子四为(1 / 4)

陈琳笑了笑,捋了捋长须,悠然说道:“年前,康成先生所鉴,《咸有一德》,乃是时人伪作。”

董访到底年轻,压不住气,急忙反驳道:“《古文尚书》五十九篇流传已久,或有谬误,但也绝非通篇伪作。再,太史公所著《殷本纪》,便有‘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此句便指《咸有一德》,如何会是伪作?”

姜泫听到这,来了兴致,关于《咸有一德》的真伪,以及其与另一篇《尹诰》之间的关系,他是与郑玄有过深入探讨的,最后也是他和郑玄意见相同,都认为《咸有一德》是后人伪作的。这其中的论证,却不知这个文章通达、天下闻名的陈琳能不能说出来。

陈琳才思敏捷,只见他略微沉吟一番,便说道:“太史公著《史记》时,《古文》出壁不久,难为天下信。太史公不录,也是史家常理。而今时,康成先生引《礼记·缁衣》,又以训诂之学,证‘咸有一德’四字出自《尹诰》,《尹诰》如今只存残篇,今《尚书》所录《咸有一德》,则是先秦伪作。难道,仲道以为,康成先生错了?”

“这……”董访年轻没什么经验,又忠厚老实,哪里经得起陈琳用郑玄这个权威来压人,不敢承认郑玄错了,也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弄错了,一时间只有哑口无言、进退失据。

董访不知所措,正要认输,坛下又上来了一人,看穿着,并不是太学生。这人连鬓短髯、体长肩阔,是个武人身材。然而眉目俊秀,倒是与董访颇为相似,姜泫想来,便是董访的长兄董昭了。

这人正是董昭,与陈琳颇为相熟,登上杏坛指了指陈琳,笑道:“好你个陈孔璋,竟欺舍弟忠厚,步步紧逼。”

陈琳摆了摆手,也笑了笑,说道:“哈哈,公仁说笑了,辩经者,当明析真伪是非,何谈相欺?公仁可不能护短啊!”

董昭补了一礼,等陈琳还了一礼,这才正色说道:“康成先生虽然名士大儒,然终为一家之言,安能无过?”

“呦呵!”姜泫心里颇为不爽,这个董昭竟然指责自己的老师,正要准备上坛驳倒董昭,便见陈琳继续说道:“公仁休要大言不惭,康成先生乃是当世圣贤。既以康成先生有误,当详言指教,也让天下学子受教一番。”

董昭摆了摆手,说道:“指教却是不敢。康成先生纵为圣贤,然圣贤便会无错?《咸有一德》与《尹诰》是否为一篇,又是否真伪,以愚见,皆非要旨!”

儒学经典的真伪,怎么能不重要?陈琳感觉董昭在胡搅蛮缠,有些不高兴了,说道:“若真伪非为要旨,又何为要旨?”

董昭展了展衣袖,说道:“《咸有一德》,在于敦促君主修德,君位有德者居之!夏桀恶德则失其位,商汤纯德则天下从。此孔子《春秋》微言之大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