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还是血,无论是明军还是金军,都只能看到流不尽的鲜血。
当看到石柱军刚刚退回南岸,便迅速被金军团团包围时,作为后援的明军几乎都在想着如何安全撤离。
奈何这些军中有一个戚金压着,谁也不敢妄动。
他们之中也唯有戚金和陈策这些汉家忠魂,想的是自己的一腔热血将要撒在哪里。
在本方军阵对前方进行火炮支援?
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前方只有不到三千兵力的石柱军所能拦阻住的正面,根本无法挡住金军的穿插渗透。
如此戚家军根本开不了几炮,在金军彻底完成对石柱军的包围之后,便会有至少两三个旗的金军直扑五里外的戚家军阵地。
五华里呀,战马就是十几个呼吸之间的事儿。
后退?呵呵,戚金从没有想过,至少他绝不会自己后退而把石柱军扔在战场,他做不到。
那就只有
在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戚金对身边一个年幼的亲兵说:
“我弱冠之时,便随叔父南征北讨,这其实不是一份骄傲,而是国家的悲哀。
国家不应该把娃娃送上战场,所以我不能看着你随我一起赴死。”
这位少年同样是十五岁,这是戚金从军时的年纪呀。
少年猛摇头,泪如雨,就是不肯离去。
戚金无奈笑了笑,用自己粗粝的大手拭去少年脸颊的泪水说:
“别像个小姑娘似的,丢我们戚家军的脸,记住,以后要照顾好自己,让你走还有一个原因。”
“要为戚家军留下一颗种子?”少年瞪着清澈的大眼睛,他的确很会遐想。
“还留屁的种子。”
戚金侧头望天,一脸的桀骜,他当然有桀骜的资格。
戚家军于嘉靖四十年台州之战始,大破倭寇于龙山,又将倭寇一路追杀至雁门岭,戚家军伤亡仅仅数人。
福建横屿之战,戚家军面对四面环水没有渡桥的城池,更是不可能有一艘船只。
戚军神一声令下,麾下便硬是抱着稻草填壕而进,斩杀倭寇两千二百余。
于福清和牛田,踏破倭寇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平海卫之战,斩首两千七,追杀斩首三千余。
脑海里快闪过那些必定要让戚家军荣耀千年的光影,就如同一行行多彩的胶片。
还有他随叔父戚继光镇戍蓟州、永平和山海关的那十六年,先后杀败蒙古骑兵十万计。
只是想到这里,戚继光停顿了一下,心生怆然。
戚家军每次战役的牺牲都从未超过百人,包括戚继光被排挤到广东以后,又十年,他戚金率三千戚家军进攻日寇主力死守的高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