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失态的手舞足蹈,或是少见多怪的出声,众人也只是笑看着。
方才皇帝对他们可是表现得很喜爱的。而且他们的爹如今正人旭日东升一般。谁会不长眼说他们不对?
谢穆宁一早给他俩用棉花塞住了耳朵,但依然能听到些声音。
皇帝道:“让那宝船开过来,朕要上去!”
事前没这安排,皇帝也没提。
不过现在提了,下头的人自然得赶紧安排上。
六七层的楼船,其实岸边所有人上去都是可以的。
但谁能站到皇帝头上去呢?
难道让皇帝爬到第七层的甲板,给众人腾位置?
于是便注定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去了。而且还得给负责警戒的禁军留出足够的位置。
姜韬快速安排着,这事儿一个不好顺了姑情、逆了嫂意的。
不过他还没等船宝船开过来接人,就把名单拟定了。
直系皇族、一二品的大员、勋贵,同来的外邦使节,外加出了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家族和寺庙的代表!
谢穆宁和三个孩子都可以上去。她是代表整个北境来的。三十万两银子买的船票,带三个娃也说得过去。
明章道长也可以上去。他请辞国师后给太子调理身体,皇帝是让他继续享受国师待遇的。另外,老师兄也可以。
兆慧大师等十名京城大庙的主持,云阳侯、郑祭酒等一干参与集资的人。
这其中还有一些商户。今天他们也都是受邀出席的。虽然他们的马车在最后面,但只要之前掏了一千两银子就有船票。
和皇帝同船游,虽然其实隔了很远的距离,日后也是可以和儿孙吹牛的了。
这个标准出来,上不去的人也没话可说。
太子问姜韬,“你确定一层搁得下?”
“数过了,不到三百人,可以的。集资一万两样子以上才能带一个家属。唯一的特例就是楚夫人。光她自家就出了五万两,别人无话可说。”
除了皇帝和太子,楚家和长宁公主府的五万两就是最多的了。
“那就行了。”
上去的顺序也是姜韬在把控,还是按品级和士农工商的顺序。
叫到镇北伯府了,谢穆宁让铮儿走前面,她抱着两个儿子走后面。
上去之后摇摇、晃晃就活跃了,趁着船还没开动,在上头迈着小短腿溜达起来。
见到郑祭酒喊‘师爷’,见到兆慧大师喊‘大师’,兀自乐淘淘的。
这船比家里的画舫稳当,他们完全不带怕的。
谢穆宁也是这会儿才知道一生清贫的郑祭酒也出了三千两银子。这才是真的掏家底了。
老爷子的俸禄大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