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4)

看皇帝没有出声继续骂自己不孝儿孙, 秦王道:“北境再军资不足,拿什么去跟北戎人打?还有这不断的天灾人祸,没钱怎么当家?”

“那你也不能把主意打到皇陵去!传言出去, 还要不要做人了?”

秦王道:“儿臣本也没有要打皇陵主意的意思。但这已经被白尚弄出来的东西, 总要找回来吧。而且父皇,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文官那一套一套的,也就是个表面功夫。就太子弟弟,号称是大儒教出来的,那副温良恭俭让的样子那也是做给人看的。真的温良恭俭让是坐不稳位置的。古往今来所谓的圣君那都是春秋笔法, 为尊者讳。就儿臣现在这个王位, 温良的人也是坐不稳的。”

“治天下还需要文官,治百姓还需要孔孟之道。该有的做派也是必须要有的。你啊,就是从小到大都活得太恣意,也怪朕从前没有好好教导你。”

从前心思都在嫡子身上,庶子怎样他确实没有多上心。

所以这个儿子才会长歪了。

不过他说的这些倒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能当好皇帝的就没有哪个是君子!所谓的独尊儒术也不过是外儒内法,一层皮而已。

“那依你说的该怎么办?”

秦王道:“儿臣觉得还是经商来钱快。海贸是外贸, 但内贸咱们也可以抓一抓啊。听说江南那些盐商富可敌国呢。”

太子和姜韬其实也同皇帝说过内贸的事, 他们说的是通过集资的方式把商人手上的钱弄出来。

但这要建立在第一次海贸成功的基础上。

民间有银子,这从这次集资百万两纹银就看出来了。北境武将掏了家底,江南的大商家为了搭顺风车也出了不好少银子。

而且他问过母后, 三十年前海贸开启, 接连几次都大赚特赚。到后来所有人都是拼了命想把钱塞到宝船上。

当时那真能堆出金山、银山来。要不是限制了条件, 优先皇亲国戚、高官显贵。

江南的大商家能把所有份额都占了。

甚至那些看起来清贫的文官, 也是颇有家底的。

但海贸确实有点慢,试航之后宝船就正式出海了。但要等到宝船回返, 怕是还早。

虽然姜韬说, 这一次为长远计, 宝船不会走太远。

走到海外最近的岛国,就开始陆续将货物出清,然后运回天|朝需要的紧缺货物。

买进卖出,赚取差价!

但再快,也得半年后了。而且还得是顺利往返才行。

“农为国本,如果人人经商得暴利,那还有多少人肯老实种田?粮食不足,谈何其他?民以食为天。”

千百年来,重农抑商并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